当前位置:主页 > 整形外科 > 文章内容

2016年《ISBI烧伤处理实践指南》解读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5-02-27 08:35浏览:

 2016 年《ISBI 烧伤处理实践指南》解读
一、引言
烧伤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创伤,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会造成极大影响。2016 年国际烧伤学会(ISBI)发布的《ISBI 烧伤处理实践指南》,旨在为全球范围内的烧伤治疗提供科学、规范的指导,尤其是考虑到资源有限地区的实际情况,致力于提升整体烧伤救治水平。
二、烧伤后评估
2.1 初步评估
烧伤后需迅速且系统地对患者进行评估。首先要找出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最大因素,采用标准化方法计算烧伤总面积(TBSA) ,依据患者状况立即启动适当复苏,同时避免过度或不足复苏,还要评估破伤风状况。评估步骤涵盖高级烧伤生命支持(ABLS)和严重烧伤应急管理(EMSB) ,包括气道管理、呼吸和通气、循环和心脏状况、残疾、神经系统缺陷和严重畸形、暴露(脱衣检查并保暖)。
2.2 二次评估
在初步评估后,应全面检查非烧伤相关的生命威胁性损伤,完成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采取留置尿管和插胃管等辅助措施,不能忽视对破伤风的评估,怀疑时需采取措施。
三、烧伤休克护理
3.1 复苏指征
当成人烧伤总面积 > 20% ,儿童烧伤总面积 > 10% 时,需用含盐液体常规复苏。这与 2008 年美国烧伤协会(ABA)的《烧伤休克复苏指南》推荐建议一致(ABA 指南推荐级别为 C 级)。
3.2 补液方案
有条件静脉补液时,烧伤后第一个 24h 以每 1% 烧伤总面积 2 - 4ml/kg 补液,且第一个 8h 补液量为第一个 24h 的一半。条件有限只能口服补液时,每 24h 摄入相当于体重 15% 的液体,推荐口服补液 2d ,每升口服液体中含 5g 食盐。
3.3 复苏效果观察
通过尿量评估复苏效果,ISBI 指南建议成人平均尿量 0.3 - 0.5ml/(kg・h) 、儿童 1.0ml/(kg・h)为复苏有效;而 ABA 指南建议成人平均尿量 0.5 - 1.0ml/(kg・h)、儿童 1.0 - 1.5ml/(kg・h)为复苏有效。
四、吸入性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4.1 诊断方法
根据患者的受伤环境(如密闭空间烧伤)、临床症状(声音嘶哑、咳嗽、呼吸困难等)、体征(面颈部烧伤、口腔及咽部黏膜充血水肿等) ,结合动脉血气分析、胸部 X 线、纤维支气管镜等检查进行综合诊断。
4.2 治疗措施
保持气道通畅是关键,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给予吸氧,维持血氧饱和度;合理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减轻气道炎症和水肿;对于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抗生素。
五、烧伤创面处理
5.1 清创
在烧伤后尽早进行清创,用生理盐水等清洗创面,去除异物、坏死组织,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正常组织。
5.2 包扎与暴露疗法
对于小面积浅度烧伤,可采用包扎疗法,用凡士林纱布等覆盖创面,外层用敷料包扎;大面积烧伤或深度烧伤,多采用暴露疗法,使创面暴露在温暖、干燥的环境中,便于观察创面变化,但要注意保暖和防止感染。
5.3 手术治疗
对于深度烧伤,如三度烧伤,常需手术治疗,包括切痂、削痂、植皮等。切痂是将烧伤坏死组织切除,削痂是削除烧伤创面的坏死组织,保留部分真皮组织,植皮则是将自体皮或异体皮移植到创面上,促进创面愈合 。
六、感染控制
6.1 预防措施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病房定期消毒,保持病房空气清新;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前后要洗手、戴口罩;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导致耐药菌产生;加强患者营养支持,增强患者免疫力。
6.2 感染监测
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血常规、创面分泌物等,定期进行创面分泌物培养和药敏试验,及时发现感染迹象并调整治疗方案。
七、康复治疗
7.1 早期康复介入
在烧伤治疗早期,病情稳定后即可开始康复治疗,包括体位摆放、关节活动度训练等,预防关节挛缩和畸形。
7.2 后期康复
后期进行瘢痕防治,可使用压力疗法(如弹力绷带、弹力衣)、硅酮凝胶等,减轻瘢痕增生;进行功能锻炼,提高患者肢体的运动功能;对于心理创伤较大的患者,给予心理辅导,帮助患者恢复自信,回归社会。
八、瘙痒管理
8.1 瘙痒原因
烧伤后瘙痒与皮肤神经末梢修复、炎症介质释放、瘢痕增生等多种因素有关。
8.2 治疗方法
局部可使用炉甘石洗剂等止痒药物;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等;对于严重瘙痒患者,可考虑使用加巴喷丁等药物;物理治疗如紫外线照射也有一定效果 。
九、总结
2016 年《ISBI 烧伤处理实践指南》为烧伤治疗提供了全面且细致的指导,涵盖从烧伤后紧急评估到后期康复的各个环节。临床医生应严格遵循指南,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烧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降低致残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还需持续关注新的研究成果,对指南进行更新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