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固化灯的种类及特点
普通卤素灯:光源为石英‑卤‑钨灯泡,光波经滤光片过滤后产生波长为 400nm-510nm 的蓝光,光强为 400mW/cm²-650mW/cm²。固化速度较低,照射时间长(20s-40s),光线辐射相对较小,光照时噪音较大,灯泡、反光膜及滤光片容易老化。
速效卤素灯:又称高亮度卤素灯,是通过较高输出功率的灯泡和能将光纤进行集中的导光棒实现高输出光强的卤素灯,光强 > 850mW/cm²,但仍需要在 10s 以上才能完全固化树脂。
等离子弧光灯:利用充满氩气的灯泡内电极间产生电弧发光,输出光强很大,有效波长范围集中在光敏剂吸收范围(430nm-490nm)内,固化速度快,照射时间短,可在 3s-5s 内固化复合树脂,但价格较高,体积大,光线产热大,操作不方便。
氩激光灯:由氩原子激活发出蓝绿色的光,形成一些不连续的波长(470nm-495nm),与大多数光敏引发剂的吸收波长相匹配。输出光强大,几乎不衰减,固化速度快,照射时间短,但辐射波长范围窄且不连续,体积较大、便携性差,操作复杂且价格高。
发光二极管(LED)光固化灯:以大功率 LED 阵列芯片为光源,光波长分布窄(435nm-485nm,峰值波长 467nm),光源能量转换率高,几乎不产生多余的热量,光强大,多 > 1000mW/cm²,具有体积小、耗电量低、无电源线、携带方便、光线热辐射小、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光固化灯的选择及使用中应考虑的因素
操作方便:从临床医师的角度,操作方便是选择光固化灯非常重要的标准。光固化灯光源应有良好的角度,在成年人和儿童患者治疗时均能尽可能地接近患牙修复体表面,尽量避免出现照射死角。
充足的光固化强度:建议光强应在 750mW/cm²-2000mW/cm² 之间,功率过大容易产热过多损伤邻近牙髓和牙龈组织,且并不加快固化速度,光强 < 233mW/cm² 时即不能再使用。
合适的光固化波长范围:目前临床上树脂引发体系大多为樟脑醌,其吸收光波范围为 400nm-500nm,峰值在 465nm。所以常用的光固化灯波长范围多为 400nm-500nm 的可见蓝光。
足够的固化时间:对于 2mm 厚的复合树脂,光固化灯生产商推荐的固化时间为 20s-40s,深颜色树脂需要的固化时间比浅颜色树脂长。
操作规范
准备工作:检查光固化灯的性能,包括光强、波长等是否正常,确保光导棒清洁、无损坏。选择合适的光固化灯头,根据修复部位和操作空间,选择匹配的形状和尺寸。
放置位置:将光固化灯头与修复体表面保持垂直,且距离应符合光固化灯的使用说明,一般为 2mm-5mm。对于深的窝洞或难以直接照射的部位,可使用光导棒的特殊角度或辅助反射装置,确保光线能充分照射到树脂材料。
照射顺序:对于较大面积的修复,应采用分区照射的方法,确保每个区域都能得到充分的光照固化,避免遗漏。
照射过程中:保持稳定,避免晃动光固化灯头,以免影响固化效果的均匀性。注意观察树脂的固化情况,如颜色变化、硬度增加等。
照射后处理:照射完成后,及时关闭光固化灯,清洁光导棒和灯头,妥善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