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口腔疾病 > 文章内容

2020 IADT指南:牙外伤的管理-第2部分:恒牙撕脱伤

作者:Dent Traumatol.2020发布时间:2025-01-22 08:29浏览:

 紧急处理
识别牙齿:首先确定脱出的是否为恒牙,若是乳牙脱出禁止再植入。
捡起牙齿:持其冠部(发白部分)捡起患牙,避免接触其牙根部。
冲洗牙齿:若牙齿比较脏,则在冷水下仔细冲洗(<10s)。
尝试再植:鼓励患者或家长将患牙放回口内原位,让患者咬住纸巾保持原位。
选择保存介质:如果无法立即再植患牙(如患者无意识),则将患牙放入牛奶或其他存储介质中,由患者携带至医院。若患者有意识,也可含在口中嘴唇或脸颊内侧,但如果患者年龄小,可能会吞下牙齿,最好让其吐在容器里,并把牙齿放进去。有条件的话,优先使用组织培养和运输培养基、Hank 氏平衡盐溶液(HBSS)或生理盐水等特殊的存储或运输介质,不要存放于水中。
及时就诊:立即就诊寻求急诊处理。
治疗指南
治疗方法的选择与牙根的成熟度(根尖开放或封闭),以及牙周膜细胞状况有关,牙周膜细胞的状态取决于存储的介质和脱离口腔的时间。从临床角度,医生需在开始治疗前将脱位牙大致分为三组以评估牙周膜细胞状态:PDL 细胞可行;PDL 细胞可能可行但受到损害;PDL 细胞不可行。具体治疗如下:
根尖孔已闭合的恒牙牙脱位
脱位牙在就诊前已经再植:用清水、盐水或洗必泰清洁伤口;必要时缝合牙龈;临床及 X 线检查确定患牙已正常复位;弹性夹板固定至少 2 周;全身抗炎治疗;检查破伤风情况;医嘱;在再植后 7-10 天、拆除固定夹板前进行患牙初步的根管治疗(RCT);按复诊程序复诊。
患牙保存在生理介质中或平衡液中,或口外干燥时间小于 1 小时:以生理盐水冲洗干净根面及根尖孔,再将患牙置于盐水中浸泡,去除根部表面的污染和坏死牙周膜;局部麻醉;盐水冲洗牙槽窝;检查牙槽窝,若存在骨折应予合适器械复位;轻柔缓慢再植患牙;必要时缝合牙龈;临床及 X 线检查确定患牙已正常复位;弹性夹板远离牙龈固定至少 2 周;全身抗炎治疗;检查破伤风情况;医嘱;在再植后 7-10 天、拆除固定夹板前进行患牙初步的 RCT;按复诊程序复诊。
口外干燥时间大于 1 小时或牙周膜细胞不可行:小心地用纱布除去坏死的软组织;可在再植前进行 RCT,也可 7-10 天后再进行;局部麻醉;盐水冲洗牙槽窝;检查牙槽窝,若存在骨折应予合适器械复位;牙再植;必要时缝合牙龈;临床及 X 线检查确定患牙已正常复位;弹性夹板固定至少 4 周;全身抗炎治疗;检查破伤风情况;医嘱;为减缓替代性吸收的发生,建议在再植前用氟化物处理牙根表面(2% 氟化钠溶液浸泡 20 分钟);按复诊程序复诊。
根尖孔未闭合的恒牙牙脱位
脱位牙在就诊前已经再植:用清水、盐水或洗必泰清洁伤口;必要时缝合牙龈;临床及 X 线检查确定患牙已正常复位;弹性夹板固定至少 2 周;全身抗炎治疗;检查破伤风情况;医嘱;根尖孔未闭的年轻恒牙的治疗目的是尽可能牙髓血管再生,若无法实现血管再生则需 RCT;按复诊程序复诊。
患牙保存在生理介质中或平衡液中,或口外干燥时间小于 1 小时:如果患牙已经污染,应以生理盐水冲洗干净根面及根尖孔,去除根部表面的污染和坏死牙周膜;局部应用抗生素可以提高牙髓血运重建的机会;局部麻醉;盐水冲洗牙槽窝;检查牙槽窝,若存在骨折应予合适器械复位;用盐水冲洗出牙槽窝内的血凝块,然后再植;缝合牙龈撕裂伤,尤其龈缘;临床及 X 线检查确定患牙已正常复位;弹性夹板固定至少 2 周;全身抗炎治疗;检查破伤风情况;医嘱;根尖孔未闭的年轻恒牙的治疗目的是尽可能牙髓血管再生,但应注意感染性牙根吸收的发生,应衡量牙根炎性吸收与牙髓再血管化的概率,若无法实现血管再生则需 RCT;按复诊程序复诊。
口外干燥时间大于 1 小时或牙周膜细胞不可行:小心地用纱布除去坏死的软组织;RCT 可以在再植之前或之后进行;局部麻醉;盐水冲洗牙槽窝,检查牙槽突,若存在骨折应予合适器械复位;牙再植;必要时缝合牙龈;临床及 X 线检查确定患牙已正常复位;弹性夹板固定至少 4 周;全身抗炎治疗;检查破伤风情况;医嘱;按复诊程序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