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窦底提升骨增量材料的专家共识:骨代用品》由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发布。以下是相关内容概述:
自体骨移植的局限性
自体骨移植长久以来被认为是上颌窦底提升中的 “金标准”。然而,供区的医源性二次损伤、来源有限、易吸收和并发症风险高等问题限制了单纯性自体骨在临床中的应用。
骨代用品的分类及特点
同种异体骨移植物:
优点:具有一定的骨传导性,免疫原性相对较低。
缺点:存在疾病传播的潜在风险,可能会引发免疫反应,且骨诱导能力有限。
异种骨移植物:
优点:来源广泛,可大量获取。去蛋白牛骨矿物质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异种骨,具有良好的骨传导性和生物相容性,能为新骨形成提供支架。
缺点:可能存在免疫原性,早期会发生一定水平降解,但空间维系能力优于自体骨。
异质骨移植物:
优点:包括陶瓷类材料、聚合物等,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性,部分材料还可具有骨诱导性。
缺点:不同材料的性能差异较大,有些材料的降解速度难以控制,可能影响新骨形成的质量和速度。
骨代用品植入上颌窦底后种植体的留存率
不同类型的骨代用品植入上颌窦底后,种植体的留存率有所差异。临床研究表明,使用去蛋白牛骨矿物质等骨代用品进行上颌窦底提升后,种植体的长期留存率较高,可满足临床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