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美国牙体牙髓病学会(AAE)和美国口腔颌面放射学会(AAOMR)联合发布的关于牙体牙髓病学中锥形束 CT(CBCT)应用的立场声明(更新版),主要内容如下:
该声明旨在为临床医生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使用 CBCT 提供科学依据指导,反映了自 2010 年声明以来的新发展。声明中的指导意见并非要取代临床医生根据特定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做出的独立判断。
-
特点:CBCT 能够以三维方式显示牙列、颌面骨骼以及解剖结构之间的关系,为牙体牙髓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详细准确的信息。
-
局限性:包括可能给患者带来较高的辐射剂量、存在产生伪影的可能性、散射和噪声水平较高以及感兴趣区域内剂量分布不均匀等。
-
使用前提:只有当患者的病史和临床检查表明使用 CBCT 对患者的益处大于潜在风险时,才应使用 CBCT。不应在没有临床体征和症状的情况下将其常规用于牙体牙髓病的诊断或筛查目的。只有在低剂量二维放射成像无法满足成像需求时,临床医生才应使用 CBCT。
-
扫描参数选择:CBCT 设备有多种型号,根据视野大小可分为大、中、小视野设备。对于牙体牙髓病的大多数应用,优先选择小视野 CBCT,因为其对患者的辐射剂量较低、空间分辨率较高且解释图像的工作量较小。应根据 “尽可能降低辐射剂量”(ALARA)原则,选择最小的视野、最小的体素尺寸、最低的毫安设置(根据患者体型)以及最短的曝光时间,并结合脉冲曝光模式进行扫描。
-
根管系统评估:CBCT 有助于发现额外根管,如在上颌第一磨牙中,可提高第二中颊管(MB2)的检出率,从而提高诊断和治疗计划的准确性,减少操作失误的风险,改善治疗效果。此外,还能用于评估根管治疗的质量,如是否存在根管超填或欠填、根尖偏移或穿孔等。
-
根尖周病变诊断:CBCT 在诊断根尖周病变方面优于传统的根尖片,能够更准确地显示根尖周骨质破坏的范围、程度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牙外伤评估:对于复杂的牙 - 牙槽突创伤,特别是根折、牙脱位和牙槽突骨折,CBCT 检查能够提供更详细的信息,有助于准确诊断和制定治疗计划。在根管内没有能够引起射线束硬化伪影的充填材料、桩核等时,CBCT 诊断牙根折裂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根尖片,其三维影像可清晰呈现颊舌侧根折线的具体位置和牙槽骨破坏范围。
-
疑难病例诊断:在一些临床症状和二维影像检查结果不明确的疑难病例中,CBCT 可以提供额外的信息,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如对一些非典型牙痛、牙髓钙化等病例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