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口腔疾病 > 文章内容

2015 AAPD指南:婴儿、儿童和青少年获得性颞下颌紊乱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5-04-02 08:17浏览:

2015 年美国儿童牙科学会(AAPD)发布的关于婴儿、儿童和青少年获得性颞下颌紊乱的指南,主要内容如下:

定义与范畴

颞下颌紊乱(TMD)是一组肌肉骨骼和神经肌肉疾病的统称,包括涉及咀嚼肌、颞下颌关节和相关结构的几种临床体征和症状。其范畴包括咀嚼肌疾病、退行性和炎症性颞下颌关节疾病以及关节盘移位等。

诊断依据

  • 病史采集:了解患者是否有外伤史、口腔不良习惯(如长期偏侧咀嚼、吮指等)、全身疾病史等,以及症状出现的时间、频率、程度等。
  • 临床检查
    • 触诊咀嚼肌和颈肌有无压痛、疼痛或牵涉痛。
    • 触诊颞下颌关节外侧囊。
    • 进行下颌功能和激发试验,如让患者做张口、闭口、侧方运动等,观察有无异常。
    • 触诊颞下颌关节,听诊关节弹响。
    • 评估下颌动度,包括最大张口度、张口型等。
  • 影像学检查:一般不建议对所有儿童和青少年进行常规影像学检查。但如果患者近期有外伤史、出现面部不对称、或检测到硬组织有摩擦或捻发音时,可考虑进行颞下颌关节影像学检查,如 X 线、CT、MRI 等,以辅助诊断关节结构的病变。

治疗原则1

  • 治疗目标:恢复功能、减轻疼痛、减少加重或促成因素、提高生活质量。
  • 治疗方法
    • 可逆疗法:对于有 TMD 体征和症状的儿童和青少年,应首先考虑可逆疗法。包括患者教育,向患者及家长解释 TMD 的相关知识,指导正确的口腔卫生习惯和下颌运动方式;物理疗法,如热敷、按摩、理疗等,以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行为疗法,纠正口腔不良习惯;药物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等用于缓解疼痛,但需注意药物的使用剂量和不良反应;佩戴咬合板,可调整咬合关系,减轻关节压力。
    • 不可逆疗法:由于不可逆疗法(如咬合调整、正畸治疗、手术等)的有效性证据有限,且可能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因此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应谨慎使用,尽量避免。

特殊情况处理5

对于婴儿期出现的疑似 TMD 情况,诊断需格外谨慎,因为此阶段婴儿生长发育变化大,一些表现可能是正常发育现象。若怀疑有问题,可采取调整喂养姿势、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轻柔按摩关节区域、改善睡眠习惯等措施,避免婴儿过度张口、偏侧咀嚼或压迫颞下颌关节。
 
此外,在治疗过程中,还需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因为 TMD 可能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必要时可进行心理干预。同时,对于伴有其他全身疾病的儿童和青少年,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等,应与相关科室协作,共同制定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