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SA是以免疫学反应为基础,将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反应与酶对底物的高效催化作用相结合起来的一种敏感性很高的试验技术。 由于抗原、抗体的反应在一种固相载体──聚苯乙烯微量滴定板的孔中进行,每加入一种试剂孵育后,可通过洗涤除去多余的游离反应物,从而...
1.补体编码基因:补体成分十分复杂,各编码基因分散在不同的染色体上,补体成分的许多蛋白质分子具有同分异构现象,显示其遗传多态性。几乎所有补体蛋白均为单位点常染色体等显性遗传。编码人C4、C2、B因子的基因在第6对染色体短臂上,与MHC的基因相邻,命名...
(1)肿瘤细胞缺乏有效的抗原表位,难以触发足够的抗肿瘤免疫效应。 (2)肿瘤细胞MHC分子发生改变,影响抗原递呈。 (3)不能正常表达B7等活化免疫细胞的共刺激分子和粘附分子。 (4)患者血清中存在着封闭因子,阻止CTL与肿瘤细胞的结合,从而抑制对肿瘤细胞的特异...
1.低色素性,红细胞内含血红蛋白减少,见于缺铁性贫血及其他低色素性贫血。 2.高色素性,红细胞内含血红蛋白较多,多见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3.嗜多色性,是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呈灰蓝色,体积稍大,见于骨髓造红细胞功能旺盛的增生性贫血。...
1.均一红细胞血尿 红细胞外胶大小正常,在少数情况下也可见到丢失血红蛋白的影响细胞或外形轻微改变的棘细胞,总之红细胞形态较一致整个尿标本中不超过二种以上的红细胞形态类型。 2.变形红细胞血尿 红细胞大小不等,外呈两种以上的多形性变化,常见以下形态...
透明管型(hyalinecasts)主要由T-H蛋白构成,也有白蛋白及氯化钠参与。这种管型呈规则的圆柱体状,无色、半透明、两端钝圆、质地非薄但也有少许的颗粒及少量的细胞粘附在管型外或包含的于其中。透明管型一般较狭窄而短,但也有形态较大者;多呈直形或稍弯曲状。...
一、凝集反应的特点 细菌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可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agglutination)现象。早在1896年,Widal就利用伤寒病人的血清与伤寒杆菌发生特异性凝集的现象,有效地诊断伤寒...
①启动蛋白质的消化; ②将摄入的食物进行物理与化学的预处理,合其成为一种能适应小肠消化的混合物; ③分泌的内因子能种进维生素B12在小肠内的吸收。...
1.试带法 利用pH指示剂的蛋白误差原理。本法对清蛋白较敏感,对球蛋白不敏感,仅为清蛋白的1/100~1/50,且可漏检本周蛋白。尿液pH增高可产生假阳性。本法快速、简便、易于标准化,适于健康普查或临床筛检。 2.加热乙酸法 为传统的经典方法,特异性强、干扰因...
乳糜液或淋巴液进入尿中,尿呈乳白色混浊称为乳糜尿。 ①泌尿系淋巴管破裂:多因淋巴循环受阻,从肠道吸收的乳糜液,逆流进入泌尿系统淋巴管,致使淋巴管内压不断增高而破裂,淋巴液进入尿中所致。 ②深部淋巴管阻塞:乳糜液不能流入乳糜池,而逆流到泌尿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