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检验医学 > 文章内容

血清酶的分类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7-11-06 20:47浏览:

血清酶的分类

  人体的各种代谢能够顺利进行,主要是依靠酶功能的行使。血清中有众多数量的酶,根据酶的来源及其在血清中发挥催化功能的情况,可将血清酶分为两大类。

  1、血浆特异酶:

  主要是指在血浆中发挥作用的酶。有少部分酶在细胞合成后分泌到血液中行使其功能,这一类酶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和凝血过程有关的一系列凝血因子及有关纤溶因子。它们以酶原状态分泌入血,在一定的条件下被激活,引起相应的生理或病理变化。它们大部分在肝内合成,在血浆中的浓度甚至超过器官细胞内浓度。有的酶可以作为肝功能试验的一部分。属于这一类性质的酶还有胆碱酯酶、铜氧化酶、脂蛋白脂肪酶等。

  2、非血浆特异酶:在血浆中浓度很低,在血液中不发挥催化作用,又分为两类。

  (1)分泌酶:

  指来源于外分泌腺的酶。如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和前列腺酸性磷酸酶等。它们在血液中也以失活状态存在,不发生催化作用。在血液中的浓度和其分泌腺体的功能活动和疾病有关。例如,急性胰腺炎时血淀粉酶就会升高。

  (2)代谢酶:

  指存在于细胞内,参与细胞内新陈代谢的酶。它们随细胞的不断更新和破坏经常释出极少量进入血液,细胞内外浓度差异悬殊,在血液中不发挥催化作用。病理情况下极易升高,其下降的临床意义很少。这一类酶临床应用较多,如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等,它们在肝病、心脏病时都可能出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