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17-11-06 20:40浏览:
次
AST有两种同工酶,分别存在于细胞质(c-AST)和线粒体(m-AST),存在于体内心脏、肝脏、骨骼肌和肾脏等多种器官和组织中。
1、原理:天门冬氨酸和α-酮戊二酸在AST作用下,生成草酰乙酸和L-谷氨酸。草酰乙酸在苹果酸脱氢酶作用下生成苹果酸,同时NADH被氧化为NAD+,可在340nm处连续监测吸光度下降速度,从而计算出AST活性浓度。
2、生理变异:生理变异较小。
3、参考值:成人<45u/L。
4、临床意义:
(1) 主要用于诊断AMI。
(2) AST也是肝炎患者的观察指标,且AST/ALT比值对判断肝炎的转归特别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