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检验医学 > 文章内容

淋菌培养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4-24 06:27浏览:

 淋菌培养介绍:
  
  淋球菌在多粘菌素B血液琼脂(一种常用的培养基)上经24~48小时培养之后,可形成圆形、凸起、湿润、光滑、半透明或灰白色的菌落。如继续培养,菌落体积增大,表面粗糙,边缘皱缩。如表现为以上情况,初步判定为淋球菌阳性,但进一步确定,需作氧化酶试验,或糖发酵试验。

淋菌培养正常值:
  
  无菌生长,阴性

淋菌培养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阳性,用于判断男性急性淋菌性尿道炎即男性急性淋病,女性淋病等疾病

  需要检查人群:男性,女性

淋菌培养注意事项:
  
  不合宜人群:一般无特殊人群

  检查前禁忌:保温保湿及时送检,及时接种(30min内),培养基应孵热后再接种

  检查时要求:首先该菌生长较慢,营养要求高,需要在5%CO2环境下才能生长良好----这是区别于其他奈瑟菌的前提。接下来是作氧化酶+、触酶+,其他生化反应采用酶法进行,可用非发酵菌用的糖类生化管:葡萄糖、麦芽糖、乳糖、蔗糖、果糖,其他须作硝还、DNA试验

淋菌培养检查过程:
  
  涂片时不要用力涂擦,以防止细胞破裂和变形。涂片厚薄要合适。涂片过薄,涂片中几乎没有细胞,会造成假阴性;涂片过厚,脱色不易干净,会使各种成分难以分辨。女性生殖道中有些菌如不动杆菌等很象淋球菌,常可造成涂片的假阳性结果。咽和直肠标本的直接涂片结果也常由于正常菌丛或各种杂菌的掩盖而不可靠。

  标本取后应立即接种于培养基中。国外常用的培养基有Thayer-Martin培养基及改良的Stuart运送培养基。国内也已研制成国产培养基,如加多粘菌素E(25μg/mL)的血液琼脂或巧克力琼脂。

  初代分离时应用5%二氧化碳环境(烛缸),培养温度36℃为宜,相对湿度80%以上。培养24~48h观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