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检验医学 > 文章内容

肌张力检查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4-01 10:14浏览:

 肌张力检查介绍:
   
  肌张力检查是检查肌肉静止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的一种方法。


肌张力检查正常值:
   
  没有出现肌肉强直和肌肉松软的现象。


肌张力检查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
 
  1.肌张力增高 肌肉坚硬,被动运动阻力增大,关节运动范围缩小。可表现为痉挛性或强直性。
 
  (1)痉挛性肌张力增高 在被动运动开始时阻力较大,终末时突感减弱,称为折刀(clasp knife)现象,见于锥体束损害。
 
  (2)强直性肌张力增高 指一组拮抗肌群的张力均增加,作被动运动时,伸肌与屈肌的肌张力同等增强,如同弯曲铅管,故称铅管样强直,见于锥体外系损害。如在强直性肌张力增强的基础上又伴有震颤,当做被动运动时可出现齿轮顿挫样感觉,称齿轮强直(cogwheel rigidity)。
 
  2.肌张力减弱 肌肉弛缓松软,被动运动时阻力减退或消失,关节运动范围扩大,有时呈过度屈伸现象。见于周围神经、脊髓前角灰质及小脑病变等。
 
  需要检查的人群:怀疑患有肌张力异常的患者。


肌张力检查注意事项:
   
  不合宜人群:四肢残疾或本身有疾病的患者。
 
  检查前禁忌:检查前几天不要做过度剧烈的运动,防止肌肉酸痛而影响检查结果。
 
  检查时要求:检查时肌肉要放松,以便医生顺利开展检查工作。


肌张力检查检查过程:
   
  检查方法:在病人肌肉松弛时,医生的双手握住病人肢体,用不同的速度和幅度,反复作被动的伸屈和旋转运动,感到的轻度阻力就是这一肢体有关肌肉的张力。以同样方法进行各个肢体及关节的被动运动,并作两侧比较。其次用手触摸肌肉,从其硬度中亦可测知其肌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