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09-08-20 09:23浏览:
次
胃超声检查介绍:
胃超声检查的最大优势是声束能穿透胃壁,从而可以显示胃壁层次结构。它作为一种非创伤性诊断方法,可以给临床提供胃壁癌肿的部位、大小和形态, 有时能估计病变侵犯胃壁的程度。也可发现早期胃癌,特别是能了解胃周器官的转移情况,弥补胃镜和 X 线检查的不足,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这是超声对胃癌检查的独到之处。目前,经腹超声检查对胃癌的检出率较低,对早期胃癌的敏感性仅为15%, 故不做为胃癌的筛选手段。随着超声内镜的临床应用,使胃超声的临床价值进一步提高。
胃超声检查正常值:
(1) 空腹时正常胃声像图: 空腹胃的声像图随其潴留液多少、收缩状态及断面部位的不同而各异,可表现为“月牙形”、“马鞍形”及椭圆形,其中心部强回声为腔内气体、粘液及内容物的混合回声,若胃内有大量气体时、 后方常伴有声影。中心强回声与周围强回声间的低回声带是正常胃壁回声。
(2) 饮水后正常胃声像图:饮水后胃腔充盈呈无回声区,内有散在微小气泡及粘液形成的强回声点,易浮动。 胃腔周围可显示正常胃壁结构。正常胃壁结构的显示受探头声束与胃壁的垂直程度、胃腔充盈程度及局部声束聚焦程度影响。比较之下胃窦部胃体后壁易于显示,而胃底部及胃体前壁层次显示困难。
(3) 服有回声充盈剂后的正常胃声像图:饮用胃充盈剂时,超声图像清楚地显示食管下段及贲门部的充盈剂的通过及滞留情况。胃底、胄体、胃窦都显示清楚,并可清晰的显示胃壁,在高分辨率探头下显示为三强两弱的五层结构回声, 从内膜开始, 第一条强回声和第二条弱回声线表示自粘膜表面界面至粘膜肌层和粘膜下界面的回声范围。第三条强回声线表示粘膜下至浅肌层范围,第四条弱回声线代表大部分胃固有肌层,第五条强回声线则表示浆膜下、浆膜层与其周围界面回声(图 77) 。胃壁内外两条强回声线间距离代表胃壁厚度,正常人胃壁厚度范围为2-5mm(平均值大多在4. 0-5. 0mm 之间) ,胃幽门肌处壁厚不超过6. 0mm。
(4) 胃壁蠕动波: 正常人的声像图上约可见 1-3 个蠕动波, 其波形有节律性、对称性、无突然中断现象。
胃超声检查注意事项:
不合宜人群:一般无特殊人群
检查前禁忌:检查前禁忌食用对肠胃刺激的食物
检查时要求:1 使用胃充盈剂时,一般饮用 500-600ml 即可,最多不超过1000ml。以免过度充盈,影响对胃壁厚度和层次的观察。
2若以观察胃壁结构为目的,饮用充盈剂后应静卧3-5 分钟,使充盈剂的气泡消除。为了减慢胃排空速度, 检查前半小时可注射阿托品 0. 5mg 或654-210mg,若需要观察胃蠕动功能则忌用影响胃收缩功能的药物。
3 对可疑有胃穿孔的病人禁用胃充盈法。
4无回声和有回声充盈剂各有特点:
无回声类充盈剂(如胃快速显影剂等) 可使表现为中等或较强的回声的粘膜层显像清晰,该优点主要表现在对胃后壁的观察。 但是, 因高声阻差界面的混响干扰常使胃前壁各层组织为一条模糊的强回声带。此外,此类造影剂需要和一般饮用水配和使用,显影效果受饮用水影响。
有回声充盈剂可与胃壁组织构成良好的声阻差匹配,消除了混响干扰,有利于胃壁小病灶的发现。并且不产生后方回声增强效应, 有利于胃毗邻器官和病灶的显示。
5 由于X 线与内镜检查时,容易漏检胃体小弯及胃底的病变。因此,超声检查时,应特别注意胃底贲门部及高位胃体扫查, 以避免漏诊。
胃超声检查检查过程:
1) 空腹检查胃应列为常规,目的在于:
①了解胃部空腹时的声像图情况,以便与胃腔充盈扩张后的声像图作比较。
②观察空腹时胃内有无潴留液,并估计量的多少。此对评价幽门功能很有价值。
③观察腹、盆腔其它脏器有无转移病灶,以及是否有腹水和腹膜种植结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