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病变免疫组化双染检测专家共识》旨在规范和指导前列腺病变免疫组化双染检测,提高诊断准确性。以下是其部分主要内容2:
-
常用标志物
-
上皮标志物:包括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前列腺特异性酸性磷酸酶(PSAP)和 P501s 等。这些标志物主要用于确定肿瘤是否来源于前列腺。
-
基底细胞标志物:主要有 p63 和高分子量角蛋白(HMWCK)如 34βE12 及 CK5/6。其作用在于证明腺体中基底细胞的存在或缺失,基底细胞缺失是浸润的可靠组织学证据之一。
-
腺癌细胞阳性表达标志物:α 甲基酰基辅酶 A 消旋酶(AMACR)是首个完整记载的前列腺癌细胞阳性标志物,在前列腺腺癌中高表达。成红细胞病毒 E26 致癌(ERG)蛋白,与前列腺腺癌 TMPRSS2 - ERG 基因融合相关,免疫组化检测其表达与 FISH 检测 ERG 基因重排具有相关性。
-
双染组合及应用
-
基底细胞双标染色:采用 p63 和 CK34βE12 或 CK5/6 联合染色,可使基底细胞层以线性和连续的方式标记出来,通过突出基底细胞胞核和胞质 / 胞膜的着色提供更强的阳性信号,降低良性腺体内和腺体之间的染色可变性。
-
上皮细胞和基底细胞标志物双标染色:采用 AMACR 和基底细胞标志物 p63 双标染色,癌性上皮 AMACR 呈胞质着色,而基底细胞 p63 呈胞核着色,有助于鉴别前列腺癌与良性病变。
-
在疑难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
非典型小腺泡增生(ASAP):是活检标本中含有疑似腺癌的非典型小腺体,但不足以明确诊断为癌的病变。免疫组化双染可通过观察 AMACR 阳性、基底细胞层缺失等特征,结合组织学特征来辅助与小灶性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
该共识对于规范前列腺病变免疫组化双染检测流程、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临床医师为患者制定更精准的诊疗方案。但目前未找到公开的全文内容,如果你还想了解更详细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专业文献或咨询病理科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