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JUA 临床实践指南:结节性硬化症相关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更新概要)》由日本泌尿外科协会和日本结节性硬化症协会共同编写1。以下是其相关内容:
-
背景2:结节性硬化症(TSC)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会导致多个器官发育异常或形成肿瘤。相关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一种良性肿瘤,但常双侧发生且体积巨大,治疗困难。肿瘤内易形成动脉瘤,破裂后会导致肿瘤内出血和肉眼血尿,甚至危及生命。
-
更新原因2:自 2016 年第一版指南发布以来,新的临床问题不断涌现,如除了传统的动脉栓塞和手术治疗外,应如何使用 mTOR 抑制剂进行全身治疗等,因此需要对指南进行修订。
-
诊断方面4:参考 2012 年国际 TSC 共识标准,包括临床诊断(“11 + 6”)和基因诊断,两者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推荐核磁共振(MRI)作为 TSC 患者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诊断及随访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当影像学检查怀疑结节性硬化症相关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TSC - EAML)时,建议行带保护鞘的细针穿刺活检以明确病理性质,同时警惕肾细胞癌的可能性。
-
治疗方面4:
-
mTOR 抑制剂治疗:对于无临床症状、生长中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最大直径≥3cm 的成年 TSC 患者,优选依维莫司一线治疗。TSC1 和 TSC2 基因突变以及未能检测出 TSC1 或 TSC2 基因突变的患者接受依维莫司治疗均有效。在不良反应可控的前提下,优先推荐长期足剂量使用依维莫司。
-
选择性栓塞治疗:选择性动脉栓塞 + 类固醇激素是 TSC - RAML 破裂出血的一线治疗方案,肿瘤内有直径大于 5mm 的微小动脉瘤的患者也可考虑此治疗方案。对于无症状的 TSC - RAML,该方案仅作为二线可选治疗方案。
-
外科治疗:对于 mTOR 抑制剂治疗无效或进展的 TSC - RAML 或 TSC - EAML,可以考虑外科手术治疗,以保肾手术治疗为主,尽量避免肾切除术。
-
随访方面4:
-
主动监测人群:对无临床症状且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最大直径 < 3cm 的 TSC 患者,尤其是未成年患者,建议主动监测,每 1 - 3 年进行腹部 MRI 评估病变进展,每年至少评估 1 次肾功能并监测血压。
-
依维莫司治疗人群:治疗期间,推荐起始 2 周、6 周、12 周,其后每 3 - 6 个月密切随访评估安全性、血压及肾功能变化情况,推荐在 3、6 个月及其后的每 6 个月行腹部 MRI 检查评估靶病灶的体积变化。
-
接受栓塞 / 外科治疗人群:若未接受依维莫司治疗,需要更加严密的随访及监测,推荐每 3 - 6 个月复查腹部 MRI 检查评估肾脏病变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