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子形态学分析中国专家共识》由中国性学会生殖检验分会牵头制定,于 2023 年正式发布1。以下是其部分要点1:
-
标准化操作框架:在《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基础上,结合中国临床实践,提出从样本采集、检测流程到质量控制的标准化操作框架。
-
明确染色及操作方法:明确了拉薄涂片法、巴氏染色法的规范操作。
-
制定量化标准:制定了涵盖头部尺寸(3.7-4.7μm)、顶体占比(40%-70%)、尾部形态等 12 项量化标准,并对圆头精子症、鞭毛多发畸形等 15 类特殊形态异常定义了临床判读路径。
-
解决高浓度样本检测难题:创新性提出 “二次平行涂片”“智能动态稀释” 策略,以保障每视野精子分布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要求的 20-50 个 / HP 最佳密度标准。
-
建立三级质控体系:初级技术人员需通过 200 例疑难样本盲测(符合率≥80%),实验室每年需完成 5 次室间比对。
-
关注遗传性畸形精子症诊断:目前已知 SUN5、CFAP43 等 28 个基因突变可导致鞭毛多发畸形、无头精子症等特殊表型,共识关注通过相关技术实现对此类病症的诊断破局。
该共识的发布标志着中国男性生育力评估进入量化时代,对解决长期困扰生殖医学领域的主观判断偏差、实验室结果互认度低等问题提供了科学指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