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前列腺增生专业防控联盟良性前列腺增生生物标志物检测专家共识》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常用诊断血清学标志物进行了总结说明,以下是部分主要内容1:
-
简介:PSA 是由前列腺上皮细胞合成与分泌的一种含有 261 个氨基酸的凝乳色氨酸蛋白酶,分子量约为 34000Da,具有器官特异性。
-
存在形式:血清总 PSA(t - PSA)以结合 PSA(c - PSA)和游离 PSA(f - PSA)两种形式存在,二者分别约占血清 t - PSA 的 80%、20%。
-
临床意义:
-
前列腺癌、前列腺良性疾病发生时,因正常腺管结构遭到破坏,PSA 释放到血液循环中,会使血清 PSA 水平升高。
-
t - PSA 测定可监测前列腺癌病情变化及评估疗效。若术后 t - PSA 浓度无明显变化或下降后再次升高,提示病灶可能复发或体内存在肿瘤转移。
-
BPH 患者血清 t - PSA 升高程度与前列腺体积呈正相关。同时,前列腺炎、急性尿潴留等也可能导致 PSA 升高。
-
t - PSA、f - PSA/t - PSA 联合检测可极大提高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疾病鉴别诊断的准确性。当 t - PSA 水平在 4.0 - 10.0μg/L 之间时,f - PSA/t - PSA 比值结果更有价值,f - PSA/t - PSA<10% 提示前列腺癌,f - PSA/t - PSA>25% 提示前列腺良性疾病,其特异性达 90%,准确性>80%。
PAP 与 PSA 一样,是诊断前列腺癌、良性前列腺疾病,监测前列腺癌治疗疗效及术后是否复发转移的辅助实验室指标。患前列腺癌时,血清 PAP 水平可升高,特别是在前列腺癌分期位于 Ⅲ 期和 Ⅳ 期时。PAP 诊断前列腺癌的特异性高于 PSA,但灵敏度低于 PSA。因此,t - PSA、PAP 联合检测,可提高前列腺癌的检出率。
该共识还可能对这些标志物检测的注意事项、影响因素等进行了详细说明,以规范临床检测,提高诊断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