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首选术式,而膀胱颈挛缩(BNC)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BNC 主要是由于术中对膀胱颈过分切削、尿路感染、液体冲刷和机械应力等因素,导致膀胱颈及其周围尿道黏膜组织损伤,进而引发水肿、肉芽组织过度增生、局部组织纤维化、炎症粘连和胶原蛋白增加等病理变化。
-
病史:详细采集患者既往治疗方案及效果、术后排尿通畅程度及变化情况等。
-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术后再发排尿困难,严重者可引起尿潴留,还可能有尿流减弱、尿急、尿频等下尿路症状。
-
辅助检查:包括膀胱镜检查、尿流动力学研究、超声和尿道造影等。膀胱镜检查可见膀胱颈口瘢痕形成,膀胱颈口变窄,严重者瘢痕中心仅针孔样大小。
-
术前因素:慢性前列腺炎、小体积 BPH、术前存在尿路感染等,会增加 BNC 发生风险。另外,糖尿病、高血压和吸烟等影响组织愈合能力和炎症响应的因素,也可能与 BNC 发生有关。
-
术中因素:电切和电凝强度过高、操作不当,如电凝层次过深或时间过长,以及手术中未保留足够的膀胱颈结构,过度切除和损伤,都会增加 BNC 的风险。
-
术后因素:术后留置尿管的相关情况,如留置时间过长、导尿管过粗、导尿管刺激尿道黏膜及尿道分泌物排出不畅等,可能增加感染机会,进而增加 BNC 的风险。
-
药物治疗:可缓解部分症状,但总体疗效欠佳。抗胆碱药物可改善尿路刺激症状,但对 BNC 是治标不治本。
-
经尿道扩张:是一种姑息性治疗方式,用于无法手术或不愿接受手术干预的患者。不过与尿道狭窄相比,BNC 扩张难度增加且疼痛更明显。
-
手术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瘢痕组织彻底切除及缩窄环完全切断是关键。
-
内镜下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是 BPH 相关 BNC 最主要的治疗方式,可采用环切、冷刀、Collins 刀或激光进行手术。手术需将膀胱颈切至可自由容纳硬性膀胱镜的腔径大小。其中,Collins 刀切开治疗 BNC 成功率较高;冷刀膀胱颈切开配合丝裂霉素 C 可用于治疗复发性 BNC,成功率约为 75%;瘢痕组织环切术后注射长效糖皮质激素也可用于复发性 BNC 患者。但对于复发性 BNC 患者,不建议行 3 次以上膀胱颈切开手术治疗。
-
膀胱颈重建:通常用于顽固性和复杂性 BNC 患者,如伴发瘘管或完全膀胱颈闭塞。膀胱颈 Y - V 成形重建术可扩大出口,改善排尿梗阻并抑制狭窄复发,但存在术后尿失禁风险;T 成形术或可降低术后尿失禁发生率。与传统开放手术比较,腹腔镜或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膀胱颈重建成形术具有术野清晰、操作精细、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
术前:控制尿路感染及膀胱颈部炎症,对存在较多残余尿的患者,及时引流并根据尿培养及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采用抗雄激素药物如非那雄胺、度他雄胺和依立雄胺,可缓解 BPH 症状进而减轻前列腺对膀胱颈部的压迫,降低 BNC 的风险。
-
术中:注意器械消毒后的冲洗,去除消毒液;尽可能轻柔操作,避免损伤尿道及膀胱颈黏膜;掌握好汽化的深度和速度,电切和电凝时电流不宜过大,持续时间适当减少;确保手术止血准确彻底,避免大面积电凝;尽可能避免牵引气囊导尿管。
-
术后:加强抗感染治疗,保持管道通畅,根据引流尿液内出血情况,采用持续点滴或间断冲洗。通常建议留置导尿管 10 - 12 天。每日挤压尿道,使尿道分泌物排出。术后口服皮质激素和局部注射曲安奈德(醋酸确炎舒松 A)可预防或减轻前列腺颈部瘢痕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