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原累积病中国三级预防指南》旨在为糖原累积病(GSD)的三级预防提供标准化流程参考,促进 GSD 的规范化防控。以下是其具体内容:
-
目标:提高携带者的检出率,减少 GSD 患儿的出生。
-
检测方法:对于先证者遗传信息或临床表型相对明确的 GSD 重点人群,推荐使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qPCR)技术检测目标基因,并进行家系验证,确定致病基因;Sanger 测序适用于遗传信息相对不明确的患者,或患者需要基因编辑验证、mRNA 制造质量控制等情况。
-
筛查人群:推荐携带者筛查面向 GSD 确诊患者的近亲属、GSD 患者或携带者的配偶等重点人群,以及未发生 GSD 临床事件的所有育龄人群。推荐应用 qPCR 或者 ECS 技术,全面开展对育龄人群致病变异携带者热点筛查。
-
目标:通过孕期筛查和产前诊断识别胎儿的严重先天糖原产生和代谢缺陷,减少缺陷儿的出生。
-
检测对象:生育过 GSD 患儿的夫妻、夫妻双方均为 GSD 携带者、生育过临床诊断 GSD 的患儿但患儿夭折前并未行基因诊断,再生育前已经通过 GSD 基因检测明确双方为 GSD 携带者的夫妻。
-
检测方法:传统产前诊断包括测量绒毛膜绒毛组织或羊膜细胞中的酶活性。
-
目标:通过病史和体格检查、酶活性测定、相关代谢物的测定和基因检测等手段,对新生儿进行筛查,实现早诊早治。
-
检测内容:
-
GSD Ⅰa:包括生化检查(空腹低血糖、肝酶轻中度升高、甘油三酯明显升高、胆固醇升高、血乳酸及尿酸明显升高、血 β - 羟基丁酸轻度升高及轻度酮尿症等)、肝活检、腹部超声或 CT、头颅 MRI、超声心动图、肝组织中 G6Pase 酶活性测定、基因检测等。
-
GSD Ⅱ 型:血清肌酶测定(血清肌酸激酶轻中度升高,伴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心脏检查等。
-
GSD Ⅲ 型:血清肌酸激酶测定、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刺激试验、肌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等。
-
GSD α2 型:生化检查(肝功能异常,转氨酶水平升高,尿酮体阳性、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高乳酸)、肝活检、肌肉活检、血液中的酶活性检测、基因检测等。
-
推荐意见:推荐在新生儿期进行 GSD 生化筛查和基因筛查,以使等位基因致病性变异的新生儿得以早诊早治,避免或减轻不良后果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