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人群常见疾病 > 文章内容

晚期肝泡型包虫病的诊疗:四川省人民医院多学科专家共识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5-05-23 08:26浏览:

多学科团队的建立

  • 强调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涉及肝胆外科、感染科、影像科、病理科、麻醉科等多个科室,各科室发挥专业优势,共同制定诊疗方案。

诊断方面

  • 临床症状与体征:晚期患者可能出现右上腹疼痛、腹部肿块、黄疸、消瘦、乏力等表现,还可能有门静脉高压相关症状如腹水、脾大等。
  • 影像学检查:超声、CT、MRI 等影像学检查对于评估病变范围、肝脏及周围组织器官受累情况至关重要。如 CT 可清晰显示肝内多发病灶,呈低密度影,边界不清,可见钙化灶,还能发现病变对血管、胆管的侵犯。
  • 实验室检查:检测血清中抗棘球蚴抗体,阳性结果有助于诊断,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此外,血常规、肝功能等指标可反映患者的一般情况和肝脏功能受损程度。

治疗方面

  • 手术治疗
    • 评估手术可行性:根据患者的全身状况、病变范围及累及器官等因素,评估能否进行根治性切除。对于无法根治性切除的患者,可考虑姑息性手术,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手术方式选择:包括肝部分切除术、肝叶切除术、联合脏器切除术等。在切除病灶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剩余肝脏的功能和血管、胆管的完整性。
  • 药物治疗
    • 抗寄生虫药物:如阿苯达唑、甲苯达唑等,可抑制包虫生长,对于无法手术或术后预防复发的患者有一定作用。但需长期服用,并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肝肾功能损害等。
    • 对症支持药物:针对患者出现的疼痛、黄疸、腹水等症状,给予相应的止痛、退黄、利尿等药物治疗,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 介入治疗:对于一些无法手术切除或手术风险较高的患者,可考虑介入治疗,如经皮穿刺囊肿引流术、经动脉栓塞术等,以减轻症状或控制病变进展。

随访方面

  • 定期复查:治疗后的患者需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 等)和实验室检查(如血清学指标、肝功能等),以监测疾病的复发和转移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 长期管理:建立患者的长期随访档案,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正确用药、饮食和休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