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人群常见疾病 > 文章内容

2024版《ACG 临床指南:局灶性肝脏病变》解读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5-05-23 08:17浏览:

2024 版《ACG 临床指南:局灶性肝脏病变》对肝局灶性病变的诊疗提出了更新的指导意见,以下是相关解读:

指南更新背景

随着医学影像学发展,肝脏影像学检查中偶然发现局灶性肝病(FLL)的概率增加。虽然多数 FLL 为良性,但部分有较高恶变风险,因此需要更好地指导 FLL 的临床诊疗实践,ACG 对 2014 年版指南进行了更新。

FLL 的初步评估

  • 无需进一步检查的情况:肝血管瘤和单纯性肝囊肿恶变风险极低,影像学表现符合其特征的患者,无需进一步检查。
  • 需进一步评估的情况:其他情况需完善患者病史、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FLL 风险增加因素包括既往癌症史、全身症状、外国旅居史、药物治疗史等,确定慢性肝病的风险因素也很重要。对于病因不明确的 FLL 患者,推荐进行多期对比增强成像检查;无已知恶性肿瘤风险因素的年轻患者,可用肝胆特异性增强磁共振成像诊断肝腺瘤和局灶性结节增生。对于影像学检查不能明确诊断的不典型 FLL,考虑多学科会诊或穿刺活检以排除转移瘤可能,不适合穿刺活检的患者应考虑个体化影像学监测,监测时间间隔一般为 3 - 6 个月。

FLL 的诊疗管理

  • 肝细胞腺瘤(HCA):HCA 好发于女性,与雌激素和雄激素水平有关。大多数 HCA 是良性病变,无需特殊治疗,控制风险因素即可,如停用口服避孕药或宫内节育器,鼓励超重或肥胖患者减肥。男性 HCA 患者,无论病灶大小均应进行手术切除;病灶 < 5cm 且影像学结果怀疑为 β - 连环蛋白型的 HCA 女性患者,必须进行活检,阳性患者需手术切除。病灶 < 5cm 的女性患者停止外源性激素治疗并适当减肥,2 年内每 6 个月进行 1 次造影剂增强成像监测,2 年后每年 1 次,若病灶生长快、大于等于 5cm 或出现恶性肿瘤相关影像学特征则行手术切除治疗。妊娠期 HCA 患者应每 6 - 12 个月监测超声影像,病灶生长至≥6.5cm 或外生性病灶有很大破裂出血风险,应在妊娠早期进行切除或在妊娠 26 周前进行栓塞治疗,妊娠中晚期病灶破裂出血时应联合产科行紧急手术。
  • 局灶性结节增生(FNH):大多数情况下,先进的成像技术如对比度增强多相 MRI(肝胆特异性对比)可准确诊断 FNH,无需常规活检。影像学证实为 FNH 的患者,无需进一步随访,即使病变生长也不需要切除,若因症状考虑切除,需告知患者术后症状可能不会改善。FNH 病变有症状且不能手术时,可考虑经导管动脉栓塞术。与女性相比,患有 FNH 的男性不需要进行任何评估、监测或治疗。
  • 肝血管瘤:肝脏正常且无潜在病史或肝脏疾病或恶性肿瘤危险因素的患者,超声检查发现 <2cm、边界清晰的无血管高回声病变可诊断为血管瘤,不符合标准的患者应进行多期对比增强成像以确认诊断。确诊为血管瘤后,无需进一步随访,除非患者有肝硬化或其他恶性肿瘤风险。即使是无症状的大海绵状血管瘤(一般> 10cm),也不建议手术切除,切除指征是与病变相关的并发症,如破裂、病灶内出血等。若患者有相关并发症且不能手术,可考虑消融术、放射治疗等其他治疗方法。

总结

2024 版 ACG 指南对于局灶性肝脏病变的评估和管理更加细致和全面,强调了根据不同病变类型、风险因素以及患者个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诊疗决策,有助于提高临床医师对 FLL 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