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肾移植受者侵袭性曲霉病临床诊疗指南》由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和感染学专家制定,旨在提升我国肾移植受者侵袭性曲霉病(IA)的临床诊疗水平,帮助提升肾移植受者长期存活率。以下是该指南的部分要点:
-
高龄(≥60 岁)。
-
慢性肺部疾病。
-
糖尿病肾病。
-
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如细菌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等。
-
因移植物延迟恢复需要血液透析治疗。
-
非计划的再返手术。
-
急性排斥反应。
-
抗体诱导及免疫抑制剂治疗。
肾移植受者 IA 的主要感染部位为肺部,临床症状不典型,可有不同严重程度的表现,包括无症状的定植状态和侵袭性疾病等形式,如鼻窦炎、气管支气管炎、侵袭性肺曲霉病(IPA)和脓胸等。
包括结节、晕征和浸润,IPA 典型影像学改变为大结节(直径 > 1cm)伴磨玻璃样晕征和空洞。
-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样本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推荐用于诊断肾移植受者 IPA(推荐强度 A,证据等级 1a);血清 GM 试验可用肾移植受者 IPA 治疗效果的监测(推荐强度 B,证据等级 2c)。
-
BALF 样本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可联合其他诊断方法,如胸部影像学、BALF 样本 GM 试验、β -D - 葡聚糖试验、PCR 检测、侧向层析法(LFA)检测以及曲霉培养等,用于诊断 IA(推荐强度 B,证据等级 2c)。
-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检测结合其他临床证据可用于诊断 IA。
该指南还围绕肾移植后 IA 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的 10 个临床问题,形成了 13 条推荐意见,并根据 2009 版英国牛津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的证据分级与推荐强度标准,对每个临床问题的推荐意见强度与证据级别进行了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