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位和固定后的观察
生命体征观察:对于接受复位(尤其是手术复位)和固定后的患者,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特别是在手术后的 24 - 48 小时内,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警惕休克、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例如,如果患者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可能是伤口出血或其他原因导致的休克,需要及时处理。
局部观察:观察骨折部位的固定情况,如使用外固定(小夹板、石膏绷带等),要检查固定材料是否松动、过紧。如果是小夹板固定,要查看布带的松紧度,过松可能会导致固定失效,骨折端移位,过紧会影响血液循环,引起肢体肿胀、疼痛、麻木等症状。对于内固定患者,要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有无红肿等感染迹象。同时,还要观察骨折远端肢体的感觉、运动和血液循环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神经、血管损伤。
药物治疗常规
止痛药物:骨折患者通常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根据疼痛程度合理使用止痛药物。对于轻度疼痛,可以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等,这些药物不仅可以止痛,还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对于中重度疼痛,可能需要使用阿片类药物,如吗啡、哌替啶等,但要注意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呼吸抑制、恶心、呕吐、便秘等。
消肿药物:骨折后的肿胀是常见的症状,为了减轻肿胀,可以使用一些消肿药物。常用的有甘露醇,它是一种渗透性利尿剂,通过提高血浆渗透压,使组织间隙的水分进入血管内,从而减轻肿胀。也可以使用七叶皂苷钠,它能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水肿。
预防感染药物(如有需要):对于开放性骨折或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一般会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选择要根据伤口的情况和可能的病原菌来确定,通常会在术前开始使用,术后根据伤口愈合情况决定使用时间。例如,对于清洁 - 污染伤口的骨折手术,常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预防感染。
功能锻炼常规
早期功能锻炼(1 - 2 周):在骨折复位和固定后的早期,主要进行肌肉的等长收缩锻炼。例如,上肢骨折患者可以进行握拳、伸指等手部肌肉锻炼,以及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等长收缩锻炼,即肌肉收缩但关节不活动。下肢骨折患者可以进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锻炼(用力收缩大腿肌肉,使膝关节保持伸直状态)和踝关节的背伸、跖屈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中期功能锻炼(3 - 6 周):随着骨折端纤维连接的形成,逐渐增加关节活动度的锻炼。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根据骨折的部位和愈合情况,进行适当的主动活动。如上肢骨折患者可以进行肩关节和肘关节的小幅度屈伸活动,下肢骨折患者可以在不负重的情况下,使用拐杖或助行器进行站立和行走锻炼,同时增加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活动范围。
后期功能锻炼(6 周以后):骨折基本愈合后,进行更全面的功能恢复锻炼。包括增加肌肉力量的抗阻力锻炼,如上肢使用哑铃进行力量训练,下肢进行提踵、半蹲等练习。同时,要注重关节的全范围活动和肢体协调性的训练,逐渐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