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积性肺炎
原因:骨折患者长期卧床,尤其是老年患者,肺部的分泌物不容易排出,会积聚在肺部,导致细菌滋生。例如,脊柱骨折、下肢骨折等患者,长时间仰卧位,呼吸运动减弱,痰液在肺底部沉积。
表现:患者会出现咳嗽、咳痰(痰液黏稠)、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
压疮
原因:身体局部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皮肤和皮下组织缺血、缺氧而坏死。骨折患者由于肢体活动受限,长期保持一个姿势,容易在骶尾部、足跟、肘部等骨突部位出现压疮。
表现:根据压疮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不同阶段。早期皮肤发红,之后会出现水疱,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严重的压疮可深达肌肉、骨骼,甚至引起感染。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原因:骨折后患者肢体活动减少,血液处于高凝状态,静脉血流缓慢,容易在下肢深静脉内形成血栓。尤其是骨盆骨折、下肢骨折等患者,更容易发生。
表现:主要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升高、浅静脉扩张等。如果血栓脱落,会随着血液循环进入肺动脉,引起肺栓塞,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情况,可能会导致患者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甚至死亡。
感染性骨折不愈合
原因:开放性骨折如果清创不彻底,或者闭合性骨折手术切开复位后发生感染,都可能导致骨折不愈合。感染会影响骨折端的血运和细胞活性,阻碍骨痂的形成。
表现:骨折部位持续疼痛、红肿,有脓性分泌物,骨折断端活动,X 线检查显示骨折端有骨质吸收、间隙增宽等现象。
创伤性关节炎
原因:关节内骨折,如胫骨平台骨折、踝关节骨折等,如果骨折复位不良,关节面不平整,在长期的活动过程中,关节软骨会受到过度磨损,导致创伤性关节炎。另外,骨折累及关节周围的韧带、半月板等结构,也会影响关节的稳定性,促使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表现:关节疼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肿胀、畸形,关节活动受限,随着病情发展,疼痛会逐渐频繁和加重,关节功能会越来越差。
关节僵硬
原因:骨折后,由于长时间固定,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等软组织会发生粘连,关节囊挛缩,导致关节活动度减小。例如,手部骨折后,长时间固定在一个姿势,手指关节容易出现僵硬。
表现: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减小,主动和被动活动都受到限制,患者在尝试活动关节时会感到疼痛和阻力。
急性骨萎缩
原因:这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并发症,主要是由于骨折后肢体的反射性血管痉挛,引起局部血运障碍,导致骨质吸收。一般发生在手足骨折后。
表现:疼痛(与损伤程度不成比例,疼痛剧烈)、肿胀、皮肤温度升高,随后出现骨质疏松,X 线检查显示骨密度明显降低。
缺血性骨坏死
原因:骨折使骨的血液供应部分或全部中断,导致骨组织坏死。例如,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的血供容易受到破坏,可能会发生缺血性股骨头坏死。这是因为股骨头的血液供应主要依靠旋股内、外侧动脉分支,骨折后这些血管可能被损伤。
表现: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髋部疼痛、跛行等症状,在 X 线或 MRI 检查中可发现骨坏死的影像学表现。
缺血性肌挛缩
原因:骨筋膜室综合征若未得到及时处理,室内的肌肉因缺血而坏死,形成瘢痕组织,逐渐挛缩。常见于前臂和小腿,以前臂更为多见。
表现:典型的表现为 “爪形手” 或 “爪形足” 畸形。即手部的手指呈屈曲、内收畸形,足部的脚趾也会出现类似的挛缩畸形,同时伴有肢体的严重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