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
原因:骨折导致的休克主要是因为出血。像骨盆骨折、股骨骨折等,这些部位的血管丰富,骨折时会引起大量的内出血。骨盆骨折可能会损伤髂内动脉等血管分支,股骨骨折会使股骨干髓腔内的大量血液渗出,出血量可达 1000 - 1500 毫升。另外,严重的开放性骨折会导致血液丢失,加上疼痛和精神紧张等因素,也可能引发休克。
表现: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收缩压低于 90mmHg)、心率加快(通常大于 100 次 / 分)、呼吸急促、尿量减少等症状。意识状态也可能改变,从烦躁不安到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脂肪栓塞综合征
原因:多发生于成人,是由于骨折处髓腔内血肿张力过大,骨髓被破坏,脂肪滴进入破裂的静脉窦内,然后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肺、脑、肾等器官的栓塞。在长骨骨折(如股骨干骨折)和骨盆骨折后比较常见。
表现:临床上通常在骨折后 1 - 3 天内出现,主要表现为呼吸功能障碍(如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发绀等)、脑功能障碍(如烦躁、谵妄、昏迷等)和皮肤瘀点。进行血气分析时可发现血氧分压降低。
重要脏器损伤
肝、脾破裂:多因暴力导致肋骨骨折时,骨折端刺破相邻的肝或脾。比如右侧第 9 - 11 肋骨骨折时可能会刺破肝脏,左侧相应肋骨骨折可能会损伤脾脏。患者会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的会出现休克。
肺损伤:肋骨骨折时可能会引起气胸、血胸或血气胸。例如,多根多处肋骨骨折会使胸壁失去完整性,形成连枷胸,破坏胸廓的正常呼吸运动,导致反常呼吸,同时可能会损伤肺组织,引起气胸或血胸。患者会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
膀胱和尿道损伤:骨盆骨折时,骨折端可能会刺破膀胱或尿道。如耻骨骨折可能会损伤尿道,患者会出现排尿困难、血尿等症状;膀胱破裂时,尿液会流入腹腔,引起腹膜炎,出现腹痛、腹肌紧张等症状。
直肠损伤:也是骨盆骨折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较少见。主要是骨折端刺破直肠,患者会出现下腹痛、直肠内出血、腹膜炎等症状。
血管损伤
原因:骨折端可能会刺破或压迫周围的血管。例如,肱骨髁上骨折可能会损伤肱动脉,导致上肢远端的血液供应中断。在胫骨平台骨折时,可能会损伤胫前或胫后动脉。
表现:如果是动脉损伤,肢体远端会出现缺血表现,如皮肤苍白、皮温降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感觉麻木和肢体运动障碍等。如果是静脉损伤,可能会导致肢体肿胀、淤血等。
神经损伤
原因:骨折断端可能会直接挤压、挫伤神经,或者骨折后的血肿、组织水肿等压迫神经。比如,在肱骨中下 1/3 骨折时,容易损伤桡神经,因为桡神经在这个部位紧贴肱骨。在腓骨颈骨折时,可能会损伤腓总神经。
表现:根据神经损伤的程度不同而表现各异。以桡神经损伤为例,会出现垂腕、垂指畸形,手背桡侧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腓总神经损伤时,会出现足下垂、小腿外侧和足背皮肤感觉障碍等。
骨筋膜室综合征
原因:骨筋膜室是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围成的密闭空间。骨折后,由于血肿形成和组织水肿,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使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一系列症状。常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
表现:患者会出现疼痛(疼痛与损伤程度不成比例,且进行性加重)、感觉异常(如麻木、针刺感等)、肌肉无力。当病情发展,会出现皮肤苍白或发绀、肢体肿胀明显、远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等症状。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导致肌肉坏死、神经麻痹,严重者可造成肢体残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