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表现
休克:骨折所致的休克主要是因为骨折引起的大量出血或重要器官损伤。例如,骨盆骨折、股骨骨折等,由于骨折部位血供丰富,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可导致失血性休克。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湿冷等症状。另外,严重的开放性骨折或合并颅脑、胸腹部等重要脏器损伤时,也可能引发创伤性休克。
发热:骨折后一般体温正常,但在骨折后的几天内,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低热,通常不超过 38℃。这是因为骨折处的血肿吸收引起的。如果骨折后出现高热,可能是合并感染,如开放性骨折伤口感染、骨髓炎等。
局部表现
骨折的一般表现
疼痛与压痛:骨折处疼痛剧烈,移动肢体时疼痛会加剧。压痛是骨折的重要体征,通过按压骨折部位会出现明显的疼痛点。例如,在桡骨远端骨折时,按压腕关节周围会有明显的压痛。疼痛主要是由于骨折端刺激周围的神经末梢以及周围软组织损伤导致的。
肿胀与瘀斑:骨折后,由于局部血管破裂出血,以及周围软组织损伤后的炎症反应,会出现肿胀。肿胀一般在骨折后数小时开始出现,逐渐加重。瘀斑是因为血液渗透到皮下组织形成的,其范围和颜色会随着时间而变化。例如,在踝关节骨折后,受伤的踝关节周围会出现肿胀,随后皮肤可能出现青紫瘀斑。
功能障碍:骨折后,肢体的正常功能会受到影响。这是因为骨折导致骨骼的支撑、杠杆和运动功能丧失,同时疼痛、肿胀也会限制肢体的活动。例如,肱骨骨折后,手臂的屈伸、旋转等功能会出现障碍。
骨折的特有体征
畸形:骨折段移位后,肢体外形会发生改变。如缩短、成角或旋转畸形。例如,股骨干骨折后,骨折端重叠移位会导致下肢缩短;Colles 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后,腕关节可出现 “银叉” 或 “枪刺样” 畸形,这是由于骨折远端向背侧和桡侧移位导致的。这些畸形是骨折较为直观的体征,可以帮助医生初步判断骨折的发生。
异常活动:正常情况下,肢体不能活动的部位,在骨折后出现了不正常的活动。例如,在四肢长骨骨折后,骨折部位可以出现类似关节活动的异常现象。这是因为骨折破坏了骨骼的连续性,使骨折端能够产生异常的相对运动。但要注意,在检查时不要故意去诱发异常活动,以免加重患者的疼痛和损伤。
骨擦音或骨擦感:在骨折端相互摩擦时会产生骨擦音或骨擦感。这是由于骨折断端粗糙,相互接触或移动时产生的声音或感觉。例如,在肋骨骨折时,当患者呼吸或身体轻微移动时,可能会出现骨擦音。不过,检查骨擦音或骨擦感时也需要谨慎操作,避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进一步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