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护理医学 > 文章内容

全身麻醉的过程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4-09-28 09:42浏览:

 麻醉诱导
目的与重要性:使患者从清醒状态快速平稳地过渡到麻醉状态,为气管插管和手术创造条件。这一阶段患者的生理状态变化迅速,是麻醉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操作步骤与药物选择:一般先给予静脉麻醉药,如丙泊酚,使患者意识消失,然后给予肌肉松弛药,如琥珀胆碱或非去极化肌肉松弛药(如维库溴铵),便于气管插管。同时,可根据情况给予适量的镇痛药,如芬太尼,以减轻气管插管和手术刺激引起的疼痛反应。
气管插管
目的与意义:保持气道通畅,确保有效的气体交换和防止反流、误吸。尤其在腹部手术、头颈部手术等可能会影响气道通畅的手术中至关重要。
操作要点与注意事项:在肌肉松弛后,使用喉镜暴露声门,将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口腔、咽喉和气管等部位。插入导管后,要通过听诊双肺呼吸音、观察胸廓起伏等方法确认导管位置是否正确。
麻醉维持
麻醉深度调节:通过持续输注静脉麻醉药、吸入麻醉气体或两者结合的方式,维持适当的麻醉深度。麻醉深度的判断可以依据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瞳孔大小等)、脑电双频指数(BIS)等监测指标。例如,BIS 值在 40 - 60 之间通常表示麻醉深度适宜。
药物剂量调整:根据手术刺激的大小、患者的反应和手术时间的长短,适时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如在手术刺激较强的阶段,可能需要增加镇痛药和麻醉药的剂量,以保证患者不会出现术中知晓等情况。
麻醉苏醒
苏醒过程与标志:手术结束后,停止输注或吸入麻醉药物,让患者自然苏醒。苏醒的标志包括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意识逐渐清醒、能够按指令睁眼、握手等动作。
并发症处理与注意事项:苏醒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苏醒延迟、恶心呕吐、寒战等。苏醒延迟可能是由于麻醉药物过量、患者肝肾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需要寻找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如加强通气支持、使用拮抗剂等。恶心呕吐可能是麻醉药物的副作用或手术刺激等因素导致,可给予止吐药物处理。寒战可能是因为麻醉过程中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可通过保暖等措施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