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隐血试验可能阳性。血清和胆汁中癌胚抗原(CEA)和糖链抗原CA-199、CA-50、CA-242在胆管癌中有一定阳性率,可用于辅助诊断和术后随访。 1.直接胆红素增高 实验室检查呈梗阻性黄疸的表现,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升高表现为胆汁淤积性黄疸。 2.继发性肝损...
(一)治疗 1.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 目前治疗肝外胆管癌最有效的手段仍为手术切除,但胆管癌的生物学行为决定了其切除率较低的临床特征。特别是肝门部胆管癌,由于处于肝外胆管和特殊部位,一经诊断往往已属晚期,所以手术切除难度更大。文献报告能手术切除...
(一)发病原因 胆管癌的病因至今尚不十分清楚,已发现与下列因素有关: 1.胆道慢性炎症、感染因素 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是胆管癌发生的基础,因为临床上发现与胆管癌有联系的疾病均可导致胆管慢性炎症。胆汁中某些物质(如胆汁酸的代谢产物)长期对胆道黏膜的刺激...
胆囊癌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或只有慢性胆囊炎的症状,早期诊断很有困难,一旦出现上腹部持续性疼痛、包块、黄疸等,病变已到晚期,其各种检查亦出现异常。因此,对于胆囊区不适或疼痛的病人,特别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有胆囊结石、炎症、息肉者,应进行...
(一)治疗 胆囊癌应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疗法。一般治疗包括全身支持,补充营养,增加饮食,症状发生与饮食有关时,可进低脂肪饮食。止痛与一般治疗相同,如疼痛不易缓解时,可给普鲁卡因静脉滴注,或用吗啡类药物。 1.手术疗法 胆囊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但由...
胆囊癌 (一)发病原因 胆囊癌的病因尚不清楚,临床观察胆囊癌常与胆囊良性疾患同时存在,最常见是与胆囊结石共存。多数人认为胆囊结石的慢性刺激是重要的致病因素。Moosa指出隐性结石5~20年后,发生胆囊癌者占3.3%~50%。国内大宗资料报告20%~82.6%的胆囊癌...
无特殊有效预防措施,可在饮食方面做些调整: 1. 维持理想的体重; 2. 摄入多种食物; 3. 每天饮食中包括多种蔬菜和是水果; 4. 摄取更多的高纤维食物(如全谷麦片、豆类、蔬菜、水果); 5. 减少脂肪总摄入量; 6. 限制酒精类饮料的摄取; 7.限制腌制、熏制、及含亚...
本病少见。无明显性别差异。可发生于所有年龄段,但诊断时,90%的患者的年龄在30岁以下。无明确好发对部位,可发生于整个骨骼系统的任何骨。在长骨(尤其是股骨,肱骨和胫骨)多见于干骺端,也可见于骨干,在成人期常侵犯至骺端。症状轻,发生晚,包括中等程度...
X线所见 由于缺乏症状,在首诊摄X线片时,成纤维性纤维瘤常在已达到相当大的体积,影像表现为溶骨病变,有时规则,有时因有壁层骨嵴的存在而产生泡沫状影像。骨皮质可偏心性变薄,或整个皮质骨变...
1.肉眼所见 典型的成纤维性纤维瘤的组织致密,呈明亮的腱样白色,成束或旋涡状,有一明确的边界。 2.镜下所见 是一种致密和成熟程度不一的纤维组织,纤维母细胞和胶原纤维比例处处不同,纤维母纤维细胞不很多,细胞小,成熟程度不一,核不丰满,染色也不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