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肿瘤疾病 > 文章内容

2025 ESMO临床实践指南:胆道癌的管理(临时更新)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5-03-21 07:39浏览:

诊断

 
  • 临床症状:黄疸、腹痛、体重减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是常见症状,但早期可能无症状。
  • 影像学检查7
    • 超声:可初步观察胆囊、胆管有无异常,如肿块、结石、胆管扩张等。
    • CT:能更清晰地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对判断肿瘤分期有重要作用。
    • MRI 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有助于观察胆管系统的病变,对于肝门部胆管癌等的诊断价值较高,可清楚显示胆管的狭窄、梗阻部位及范围。
  • 病理诊断:通过活检、细针穿刺、胆道刷检等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分析,是确诊的金标准7

治疗

 
  • 手术治疗:是可能治愈胆道癌的主要方法,但仅部分患者有手术机会。对于可切除的胆囊癌、肝内胆管癌、肝门部胆管癌和远端胆管癌,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胆囊切除术、肝切除术、胆管切除及淋巴结清扫等手术7
  • 化疗:对于不可手术的患者,一线化疗常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在顺铂不耐受的情况下,奥沙利铂可作为联合治疗的选择。对于携带特定基因突变如 IDH1 突变的患者,艾伏尼布是推荐的靶向治疗药物;FGFR2 融合或重排的患者,可选择佩米替尼、英菲格拉替尼等靶向药17
  • 放疗:可用于局部晚期无法切除的患者,作为姑息治疗缓解症状,或在手术后用于辅助治疗,降低局部复发风险7
  • 姑息治疗:对于无法根治性治疗的患者,姑息治疗至关重要。包括通过内镜或经皮胆道支架置入术或胆肠旁路术缓解黄疸;使用止痛药物控制疼痛;营养支持治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等7

随访

 
治疗后的随访对于监测疾病复发、评估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非常重要。随访内容包括定期进行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如腹部超声、CT、MRI 等)和肿瘤标志物检测(如 CA19 - 9、CEA 等)。具体随访方案需根据患者的病情、治疗方式和个体差异等因素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