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肿瘤疾病 > 文章内容

NCCN临床实践指南:非小细胞肺癌(2025.V3)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5-03-21 07:27浏览:

诊断评估原则

 
  • 应根据术前检测恶性肿瘤的概率来决定是否对潜在的 Ⅰ 期肺癌进行术前活检。对于高度怀疑 ⅠA 期肺癌的患者,一般不需要在手术前进行活检,因为活检会增加时间成本、费用和程序风险,且治疗决策可能不需要。但存在一些适合术前活检的情况,如可通过微创活检诊断出非肺癌的可能性至少中等、临床分期≥ⅠB 期的患者可能需要在术前进行全身治疗、术中诊断困难或风险很高以及在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前确定诊断等。
  • 术前支气管镜检查可优选用于组织诊断和 / 或纵隔分期(支气管内超声)。如果先前没有进行过支气管镜检查用于诊断或分期,则应在计划的手术切除期间进行支气管镜检查,而非单独操作,除非中央型肺癌需要对活检、手术计划或术前气道准备进行手术前评估。
  • 对于大多数临床 Ⅰ 期或 Ⅱ 期肺癌患者,建议手术切除之前进行侵入性纵隔分期。首选在计划的切除之前(在同一麻醉过程中)对患者进行侵入性纵隔分期(纵隔镜),而不是作为一个单独的操作,除非临床分期高度怀疑淋巴结为 N2 或 N3 或无法获得术中细胞学或冰冻切片者,需要行术前侵入性纵隔分期。
  • 对于怀疑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有多种技术可以获得组织诊断,应常规使用的诊断工具包括痰细胞学检查、支气管镜活检和经支气管针吸活检、影像引导经胸穿刺空芯针活检(首选)或细针抽吸活检、胸腔穿刺术、纵隔镜、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活检、左前纵隔切开术等。同时,一些诊断工具可为活检提供重要辅助策略,如支气管内超声引导活检、内镜超声引导活检、导航支气管镜、机器人支气管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