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肿瘤疾病 > 文章内容

NCCN临床实践指南:肛门癌(2025.V2)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5-03-21 07:19浏览:

诊断

 
  • 症状:便血、疼痛是常见症状,局部可累及阴道、直肠、前列腺、尿道和周围软组织。
  • 检查:早期诊断主要依靠肛管、直肠指检及活检。肛管内超声、MRI 有助于术前分期、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评估预后。

治疗

 
  • 手术治疗
    • 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 术):对于临床分期为 T3、T4 期肛管癌,NCCN 指南仍推荐以 Miles 术为主,术前或术后加以放化疗。
    • 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肛管癌根治术后定期密切复查和随访,术后 5 年内每 3 - 6 个月进行一次腹股沟淋巴结触诊以及影像学检查,若证实有淋巴结转移,应及时作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
    • 局部切除术:对于原发瘤≤2cm,位置表浅未向深部侵袭、无任何转移迹象、病理证实细胞分化良好的 Ⅰ 期鳞状细胞癌,推荐采用局部切除术,切除范围至少应切除边缘外 2.5cm 的皮肤和部分肌肉,保留括约肌功能。姑息性局部切除适用于全身情况不能耐受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病人,以及放化疗后有残留病灶者,有时也用于局部复发的病人。
  • 放疗和化疗
    • 未发生转移的肛管癌:采用 5 - fu / 卡培他滨 + 丝裂霉素,并配合放疗,放疗总量为 45Gy/5 周,照射范围包括腹股沟区,休息 6 周后再用外照射,增强剂量 15Gy/6 次或用放射核素 192Ir 进行组织间照射,总量 25Gy。
    • 已发生转移的肛管癌:化疗方案采用顺铂 + 5 - fu,放疗总量为 54 - 59Gy/6 - 7.5 周。
  • 综合治疗:早期病人可以作局部切除加术后放化疗;T3、T4 病人则可以手术为主,术前或术后加放化疗;不宜手术者则只行放化疗。

肛管腺癌的治疗

 
采用 Miles 手术联合术后放疗以及 5 - FU 为基础的化疗,5 年生存率大概为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