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口腔疾病 > 文章内容

2015 AAPD指南:小儿口腔外科和口腔病理学的注意事项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5-03-07 09:34浏览:

 小儿口腔外科注意事项
术前考虑
家长沟通与同意:小儿口腔外科手术需获得家长或监护人的知情同意,要详细解释手术的必要性、过程、风险和预期效果等。
生长发育相关:熟知儿童的口腔颌面解剖结构发育特点,考虑手术对其生长发育的潜在影响,如拔牙时避免损伤恒牙胚等。
行为管理:根据患儿年龄和心理特点,采用合适的行为管理方法,如告知、示范、奖励等,必要时使用镇静或全麻。
术中操作
牙拔除术:对于乳牙、恒牙的拔除,包括已萌出、未萌出、阻生和多生牙等,操作要轻柔、精准,防止损伤邻牙、恒牙胚、牙槽骨和周围软组织。
系带矫正术:评估唇系带、舌系带等的附着情况和功能,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手术矫正及其时机。
感染处理:对于牙源性感染,如脓肿形成,需合理选择切开引流的时机和方法,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感染扩散。
术后管理
疼痛与出血控制:采取适当的镇痛措施,告知家长术后可能出现的疼痛程度和持续时间,以及出血的应对方法。
伤口护理:指导家长和患儿做好口腔清洁,避免伤口感染,如术后使用漱口水、正确刷牙等,注意饮食调整,避免过硬、过烫食物刺激伤口。
并发症观察:关注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肿胀、发热、感染、干槽症等,及时发现并处理。
小儿口腔病理学注意事项
常见口腔病变诊断
先天性病变:熟悉婴儿期常见的先天性口腔病变,如爱泼斯坦珠、博恩结节、牙板囊肿等,以及罕见的先天性牙龈瘤、婴儿黑色素神经外胚瘤等,掌握其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
后天性病变:了解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后天性口腔病变,如萌出囊肿、黏液囊肿、复发性阿弗他口炎、化脓性肉芽肿等,注意与其他疾病相区分。
活检操作要点
适应证选择:对于不能明确诊断的口腔病变,考虑进行活检以获取病理诊断,但要权衡活检的必要性和对患儿的创伤。
操作规范:活检时要注意取材部位、大小和深度,确保获取足够的病变组织,同时避免损伤重要的神经、血管和其他组织。
标本处理:妥善固定、标记和送检标本,确保病理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综合考虑与随访
全身与局部关系:认识到口腔病变可能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如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要结合全身症状和检查进行综合诊断和治疗。
随访观察:对于一些良性病变或经过治疗的病变,要定期随访,观察病变的变化,评估治疗效果,及时发现复发或其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