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五官疾病 > 文章内容

2022 欧洲专家组建议:干眼症炎症管理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5-04-14 09:32浏览:

干眼症炎症的病理生理机制

  • 泪液分泌不足、泪膜稳定性下降以及眼表炎症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睑板腺功能障碍、眼表微生物群落失衡等因素可引发炎症反应,导致眼表损伤和神经功能异常,进一步加重干眼症症状。

诊断

  • 症状评估:患者常出现眼干、眼涩、异物感、烧灼感、视物模糊等症状。通过问卷调查如干眼症状评分表(OSDI)等,量化评估症状严重程度。
  • 体征检查:包括泪膜破裂时间(BUT)测定、角膜荧光素染色、睑板腺功能评估等。BUT 缩短、角膜上皮缺损、睑板腺分泌异常等均提示干眼症炎症的存在。
  • 炎症指标检测:如泪液中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 - 1、肿瘤坏死因子 - α 等)水平升高,可作为炎症存在的客观依据,但目前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常规检测。

治疗建议

  • 基础治疗
    • 眼睑清洁:使用温和的眼睑清洁剂,每日清洗眼睑,去除睑缘的油脂、鳞屑和分泌物,有助于改善睑板腺功能,减少炎症介质的产生。
    • 热敷:可采用热毛巾或热敷眼罩,每次 10 - 15 分钟,每日 1 - 2 次。热敷能促进睑板腺脂质融化,改善睑板腺分泌功能,缓解干眼症状。
    • 人工泪液:根据干眼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人工泪液。对于轻度干眼症,可使用不含防腐剂的等渗人工泪液,按需滴眼;中重度患者可能需要使用含有保湿成分或抗炎成分的人工泪液,增加滴眼次数。
  • 抗炎治疗
    • 局部抗炎药物
      • 糖皮质激素:对于中度至重度干眼症伴有明显炎症的患者,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如 0.1% 氟米龙滴眼液,每日 4 - 6 次,使用时间一般不超过 2 - 4 周,需密切监测眼压等不良反应。
      • 免疫抑制剂:如 0.05% 环孢素 A 滴眼液,可抑制 T 细胞活化和炎症因子释放,适用于中度至重度干眼症患者,尤其是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或有禁忌证的患者。通常每日滴眼 2 次,需要持续使用 3 - 6 个月才能达到较好的疗效。
    • 抗炎辅助治疗:ω - 3 脂肪酸补充剂可通过调节脂质代谢,减轻炎症反应。建议患者每日口服含有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的鱼油补充剂,剂量一般为 1000 - 3000mg。

治疗监测与调整

  • 定期随访,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炎症指标的变化评估治疗效果。一般建议治疗后 1 - 3 个月进行首次评估,之后根据病情稳定情况每 3 - 6 个月随访一次。
  • 根据治疗反应调整治疗方案。如症状改善不明显,可增加人工泪液的使用频率、更换抗炎药物或联合其他治疗方法;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调整药物或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这些建议为临床医生管理干眼症炎症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有助于提高干眼症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眼表健康和生活质量。但在实际应用中,需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