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五官疾病 > 文章内容

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合理用药指南(下篇)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5-04-14 09:16浏览:

《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合理用药指南(下篇)》由《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合理用药指南》编写专家组制定,于 2023 年 3 月 6 日发布,刊登在《中国新药杂志》2023 年第 32 卷第 4 期。下篇包含 18 项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品种,26 项推荐意见,涉及疾病主要为心脑血管科疾病。以下是部分内容介绍:

中成药品种及推荐意见举例

  • 通心络胶囊:推荐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属心气虚乏、血瘀络阻证,症见胸部憋闷、刺痛、绞痛,固定不移,心悸自汗,气短乏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或结代。也可用于气虚血瘀型胸痹,症见胸闷、胸痛、心悸、气短、乏力等。
  • 复方血栓通胶囊:推荐用于血瘀兼气阴两虚证的视网膜静脉阻塞,症见视力下降或视觉异常,眼底瘀血征象,神疲乏力,咽干口燥等。亦可用于血瘀兼气阴两虚的稳定性劳累型心绞痛,症见胸闷痛、心悸、心慌、气短、乏力、心烦口干等。
  • 血府逐瘀口服液:推荐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头痛日久、痛如针刺而有定处、内热烦闷、心悸失眠、急躁易怒。

用药原则

  • 辨证用药: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进行辨证,确定属于何种血瘀证型,再选择相应的活血化瘀中成药。如气虚血瘀者,可选用益气活血的药物;气滞血瘀者,宜选用行气活血的药物等。
  • 合理配伍:与西药联用时,应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与抗血小板药、抗凝药联用时,可能增加出血风险,需密切观察;与血管扩张剂联用时,可能增强血管扩张作用,要注意监测血压等。
  • 注意剂量和疗程:应按照药品说明书或医嘱规定的剂量和疗程使用,避免过量或长期使用。对于一些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如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等,应谨慎使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或在医生指导下从小剂量开始试用,并密切观察出血情况。

特殊人群用药

  • 孕妇: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大多具有活血作用,可能会影响胎儿的稳定,导致流产或早产等不良后果,故孕妇应禁用或慎用。如麝香保心丸等含有麝香等成分的药物,孕妇禁用7
  • 老年人:老年人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脏器功能减退,用药时应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剂量和用药时间。同时,老年人常合并多种疾病,使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时要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安全性监测

在使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不良反应。如使用过程中出现出血倾向,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瘀斑、月经过多等,或出现胃肠道不适、肝肾功能异常等,应及时停药并就医,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同时,鼓励临床医生和患者积极报告药物不良反应,以便进一步完善药物的安全性信息。
 
以上内容仅为《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合理用药指南(下篇)》的部分要点,实际应用中需结合具体药物和患者情况,遵循指南的详细建议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