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期儿童青少年电子屏幕用眼健康管理专家指导意见》旨在促进学龄期儿童青少年养成屏幕用眼的良好习惯,使他们健康科学地使用各类电子显示屏幕,减缓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病与进展。以下是一些主要内容:
-
非学习目的:中小学生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屏幕单次时长不宜超过 15 分钟,每天累计时长不宜超过 1 小时。
-
学习目的:使用电子屏幕学习时,观看 30 - 40 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 10 分钟。
-
姿势:遵循 “一尺一拳一寸” 原则,即眼离书本一尺,胸距书桌一拳,手离笔尖一寸。不可平躺、侧躺或趴在床上看书,不可边走边看书,或者在移动的车厢内看书。
-
距离:使用视屏类电子产品时,尽量选择大尺寸的屏幕,保持 50 厘米以上的注视距离。屏幕中心位置应在眼睛视线下方 10 厘米左右。
-
采光照明:阅读书写时要保证充足的光照亮度。光线不足时,可通过台灯辅助照明,台灯要摆放在写字手的对侧前方。
-
选择合适设备:优先选择屏幕较大、分辨率较高的电子设备。尽量选择显示技术先进、有护眼功能的产品,如具有硬件低蓝光、无频闪、防眩光等功能的设备。
-
遵循 “20 - 20 - 20” 原则:近距离用眼 20 分钟,要注意看 20 英尺(6 米)外的远处物体 20 秒钟放松眼睛。
-
增加户外活动:每天日间户外活动不少于 2 小时,或者每周累计达到 14 小时。即使阴天,户外活动也对近视有防护效果。
-
营养均衡:多摄入鱼类、蛋类、乳类、豆制品等食物,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做到饮食多样化。
-
充足睡眠:幼儿、小学生每天睡眠应不低于 10 小时,初中生每天睡眠应不低于 9 小时,高中生每天睡眠应不低于 8 小时。
-
儿童在 1 - 3 岁幼儿期、4 - 6 岁学龄前期、7 岁之后学龄期应当定期接受屈光筛查,监测远视储备量。
-
初中生每年应进行 2 - 4 次视力筛查。高中生近视发生率明显增加,近视戴镜矫正后应定期复查,尽量每半年复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