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五官疾病 > 文章内容

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合理用药指南(上篇)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5-04-14 09:17浏览:

《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合理用药指南(上篇)》于 2023 年 3 月 6 日发布,刊登在《中国新药杂志》2023 年第 32 卷第 4 期。上篇包含 8 项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品种、16 项推荐意见,涉及妇科、骨伤科、外科、耳鼻喉科、皮肤科、眼科2。以下是部分内容介绍:

中成药品种举例

  • 益母草颗粒:可以加速血液循环,改善血瘀引起的月经失调、月经量减少、月经淋漓不尽和月经推迟等症状。孕妇禁用,用药期间忌食生冷食物6
  • 桂枝茯苓胶囊:可缓解瘀血阻滞引起的痛经,对乳房肿块、前列腺增生等疾病也有改善效果。孕妇忌服,用药期间避免食用辛辣食物6
  • 云南白药: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吐血、咯血、便血、痔血、崩漏下血等。孕妇忌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 七厘散:具有化瘀消肿,止痛止血的功效。用于跌打损伤,血瘀疼痛,外伤出血。孕妇禁用,运动员慎用。

用药原则

  • 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进行辨证,确定血瘀证型,如气滞血瘀、气虚血瘀、寒凝血瘀等,再选择相应的中成药。例如,气滞血瘀者可选用血府逐瘀口服液等行气活血之品;气虚血瘀者宜选益气活血的药物,如通心络胶囊等。
  • 辨病用药:明确疾病诊断,根据不同疾病选择合适的活血化瘀中成药。如冠心病心绞痛属心气虚乏、血瘀络阻证,可选用通心络胶囊;视网膜静脉阻塞属血瘀兼气阴两虚证,可选用复方血栓通胶囊。
  • 注意配伍禁忌:与西药联用时,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如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与抗血小板药、抗凝药联用时,可能增加出血风险,需密切观察;与血管扩张剂联用时,可能增强血管扩张作用,要注意监测血压。

特殊人群用药

  • 孕妇:多数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具有活血作用,可能影响胎儿稳定,导致流产或早产,孕妇应禁用或慎用。如麝香保心丸等含麝香成分的药物,孕妇禁用。
  • 儿童:儿童身体尚未发育完全,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与成人不同。使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时,应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等因素严格控制剂量,避免过量用药。
  • 老年人:老年人多存在脏器功能减退,用药时要注意药物不良反应,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剂量和用药时间。同时,老年人常合并多种疾病,使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时要关注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安全性监测

使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过程中,需密切关注不良反应。如出现出血倾向,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瘀斑、月经过多等,或胃肠道不适、肝肾功能异常等,应及时停药并就医。鼓励临床医生和患者积极报告药物不良反应,以完善药物安全性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