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集前准备: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术前检查,包括角膜厚度、曲率、视力、眼压、角膜地形图等,确保手术安全。同时,要确保采集环境符合医疗标准,对采集工具进行消毒处理2。
-
采集方法:可使用角膜环钻或角膜刀等器械进行机械切割采集,也可通过飞秒激光等高精度设备进行切割。采集过程中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确保采集到的角膜基质透镜质量符合要求1。
-
保存液选择:针对角膜基质透镜的特点,可选用含有营养成分、抗菌剂和缓冲剂等成分的专用保存液,以提高保存效果1。
-
保存条件:通常将角膜基质透镜保存在含有特定保存液的容器中,保持湿润状态,温度一般控制在 4°C 左右,以避免温度变化对透镜质量的影响。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角膜基质透镜,应定期检查和更换保存液2。
-
适应症选择:角膜基质透镜可用于角膜移植、角膜修复等手术,适用于圆锥角膜、角膜营养不良、角膜激光术后并发症等角膜疾病患者4。
-
术前评估:再利用前需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和风险评估,包括角膜厚度、曲率、前房深度等,同时要检查透镜的透明度、厚度、曲率等参数,确保其符合再利用的标准2。
-
手术操作规范: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需求,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如角膜基质内透镜植入术等。手术过程中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
此外,共识还强调了整个采集、保存和再利用过程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确保患者的知情权和隐私权得到保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