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告知每位患者有关盆腔器官脱垂(POP)手术的相关风险。
-
经阴道行 POP 手术时,不建议使用含血管收缩剂的溶液进行阴道浸润。
-
经阴道行 POP 手术后,不建议放置阴道填充物。
-
在腹腔镜骶骨阴道固定术中,若骶岬危险或有严重粘连,应讨论替代手术,如腹腔镜下侧腹壁悬吊术等。
诊断为膀胱损伤时,建议用缓慢吸收的缝线缝合修补,损伤在三角区时要监测输尿管通畅度。若缝合质量好,膀胱修复后可在膀胱和阴道间放置补片,导尿时间为 5 - 10 天。
输尿管修复后,若补片位置远离修复部位,可继续进行骶骨阴道固定术并放置补片。
无论何种入路,发生直肠损伤时,不在直肠和阴道壁间放置后路补片,前路补片建议用大孔单丝聚丙烯补片,不建议用聚酯补片。
阴道壁修复后,若质量满意,可放置前路或后路聚丙烯微孔补片,不应使用聚酯补片。
-
无论手术方式,建议预防性使用静脉抗生素。
-
骶骨阴道固定术后诊断出脊椎椎间盘炎,应由多学科小组讨论治疗。
-
出现盆腔脓肿时,建议尽快完整取出补片,采集细菌标本、充分引流并针对性使用抗生素。在特定情况下,可选择非手术保守治疗。
建议在经腹入路放置合成补片后关闭腹膜。
-
有泌尿系统症状的女性,建议术前进行尿动力学检查。
-
建议在 POP 手术结束时或术后 48 小时内拔除膀胱导尿管,出院前检查膀胱排空情况和残余尿。
-
出现尿潴留时,建议留置导尿,优先考虑间歇性自我导尿。
-
术前询问患者有无导致术后长期和慢性疼痛的危险因素。
-
建议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多模式疼痛治疗,术中可用氯胺酮预防慢性盆腔疼痛。
-
限制术后阿片类药物处方的数量和持续时间。根据疼痛类型,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如再次干预、寻找神经性疼痛论据、确定中枢性致敏、检查相关肌肉等,并进行相应治疗。
发生新发术后性交困难时,应讨论手术去除补片。
-
骶骨阴道固定术中需子宫切除术时,建议行次全子宫切除术以降低阴道网片暴露风险。
-
根据阴道补片的类型、暴露面积、患者症状及性生活需求等情况,采取观察、局部雌激素治疗、切除部分补片或完全去除补片等措施。
出现不可吸收缝线阴道外露时,通过阴道途径去除缝合线。诊断阴道补片暴露或相关脓肿时,建议切除周围补片。
补片出现膀胱暴露时,建议切除暴露的部分补片,补片全部或部分去除方案应与患者讨论,并在多学科讨论小组会议中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