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良性前列腺增生管理专家共识(上海)》由上海市医学会泌尿外科专科分会专家组、上海市社区卫生协会中心主任联合工作委员会和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家庭医生分会共同编撰。以下是其部分内容:
-
组建管理团队、建立制度保障:依托家庭医生制度组建团队,成员包括家庭医生、家庭医生团队助理等。全科医生定期参加泌尿外科疾病专业化培训,家庭医生和护士负责患者筛查问卷填写、数据收集整理及长期随访管理。利用分级诊疗制度和互联网 + 医疗服务系统,完善双向转诊。
-
基本检查配置:推荐使用可视前列腺症状评分(VPS)量表进行快速筛查和初步评估。辅助检查包括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尿常规、血常规、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测定、泌尿系统和膀胱残余尿超声、尿流率检查和排尿日记等。
-
基本药物保障:基层医疗机构应配备改善下尿路症状的常规药物,如 α - 受体阻滞剂、5α 还原酶抑制剂、M 受体拮抗剂、β3 受体激动剂、中药及植物制剂等。
-
患者人群:男性、年龄≥50 岁、出现下尿路症状。
-
筛查工具:VPS 量表通过尿频、夜尿、尿线情况、生活质量 4 个方面进行疾病程度评估,总分 0 - 23 分,分轻、中、重三个级别。
-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排尿情况、症状持续时间及其他伴随症状,有无手术史或外伤史,既往疾病史,近期用药情况,以及体能状态、生活习惯、情绪和心理健康等。
-
量表评估:50 岁以上男性有相关症状,可参考 VPS 测评结果,也可使用 IPSS 量表重新评估,同时结合 QOL 进行综合评估。
-
体格检查:包括全身检查和腹部检查,注意患者一般情况、腹部有无包块、肾区有无压痛及叩痛、有无腹股沟疝、肛门括约肌张力及外痔等。
-
实验室检查:推荐尿常规检查、PSA 检测、肾功能及电解质检测。
-
超声学检查:经腹部二维超声是基层最佳探查途径,有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对于特殊患者可选择经直肠超声。
-
观察等待:轻度下尿路症状且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可选择观察等待,定期进行症状评估和检查。
-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症状、病情严重程度及身体状况等,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如 α - 受体阻滞剂可快速改善排尿困难症状,5α 还原酶抑制剂可缩小前列腺体积等。
-
转诊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出现严重并发症或存在手术指征的患者,及时转诊至上级医院进行进一步评估和治疗,如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经尿道前列腺激光剜除术等。
-
随访内容:包括症状评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超声检查等,了解患者病情变化、治疗效果及有无并发症发生。
-
随访频率: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方案确定随访频率,一般药物治疗患者每 3 - 6 个月随访一次,手术治疗患者术后需定期随访,观察恢复情况。
该共识明确了基层 BPH 的诊疗流程,规范了管理标准,有助于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专病诊治能力,建立上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双向转诊机制,为基层临床实践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