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科其他 > 文章内容

2024 KSPN建议:儿童无症状血尿的诊断和管理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5-03-19 07:50浏览:

诊断

 
  •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家族史,了解家族中是否有血尿、肾脏疾病等遗传病史;询问患儿近期是否有感染、运动、药物使用等情况,以及有无过敏史等5
  • 体格检查:全面进行体格检查,重点检查肾脏区域有无压痛、叩击痛,腹部有无肿块等,同时关注血压是否正常。
  • 实验室检查
    • 尿常规:采用新鲜清洁中段尿,用显微镜检查红细胞数量、形态,确定是否为真性血尿,判断血尿来源。如为肾小球性血尿,红细胞多为变形红细胞;非肾小球性血尿,红细胞形态多正常5
    •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有助于了解是否存在蛋白尿及蛋白丢失情况,若尿蛋白定量≥1g/24h,提示可能存在肾小球疾病5
    • 肾功能检查:检测血肌酐、尿素氮、尿酸等指标,评估肾脏功能。
    • 其他检查:根据具体情况,可能需要检查抗链球菌溶血素 O(ASO)、补体 C3、免疫球蛋白等,以排除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IgA 肾病等;怀疑高钙尿症时,需检查尿钙 / 肌酐比值及 24 小时尿钙。
  • 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是常用的方法,可观察肾脏的大小、形态、结构,排查有无肾囊肿、结石、肾积水、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胡桃夹现象)等病变。必要时,可进行 CT、磁共振成像(MRI)或静脉肾盂造影等检查,以更详细地了解泌尿系统结构。

管理

 
  • 定期随访:对于单纯无症状血尿、无蛋白尿、肾功能正常且无其他异常表现的患儿,可定期随访观察。随访内容包括定期复查尿常规、血压、肾功能等,一般每 3 - 6 个月复查一次,观察血尿变化情况。
  • 生活方式调整:鼓励患儿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预防感染,减少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使用。
  • 病因治疗
    • 肾小球疾病:如确诊为 IgA 肾病等肾小球疾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能需要采用免疫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 Ⅱ 受体拮抗剂(ARB)等药物进行治疗,以保护肾功能、减少蛋白尿和血尿。
    • 非肾小球疾病:对于泌尿道感染,给予敏感抗生素治疗;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若病情严重,可能需要采取手术等方法治疗;高钙尿症患儿,可通过调整饮食,限制钙和草酸摄入,必要时使用药物治疗。
 
如果能获取到 2024 年 KSPN 的具体建议,相关诊断和管理措施可能会更加精准和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