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动脉狭窄腔内治疗护理规范专家共识》由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护理专业委员会联合国内医护专家共同撰写,旨在规范肾动脉狭窄患者腔内治疗的护理2。以下是其部分主要内容1:
-
术前专科护理评估:评估患者血压、心率、心肺功能等生命体征,以及有无头晕、头痛、视物模糊等高血压相关症状。了解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如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等,评估肾脏损害程度。通过超声、CT 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肾动脉狭窄的部位、程度、范围及侧支循环情况。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如焦虑、恐惧等情绪,以及对疾病和治疗的认知程度。
-
危险因素干预:对于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遵医嘱给予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适当水平。指导患者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鼓励患者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等,但避免剧烈运动。
-
术前准备: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以及心电图、胸片等常规检查。做好皮肤准备,尤其是会阴部及双侧腹股沟区皮肤。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的目的、方法、风险及注意事项,签署手术同意书。术前禁食禁水 6 - 8 小时,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预防性抗生素。
-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的变化,防止出现低血压或高血压危象。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血肿、渗血等情况,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术后患者需卧床休息,穿刺侧肢体伸直制动 12 - 24 小时,避免弯曲和剧烈活动。鼓励患者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出,观察尿液的颜色、量及性质,防止出现肾功能损害。遵医嘱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药物,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如皮肤瘀点、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等。
-
出院前健康教育:指导患者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得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定期复查血压、肾功能、血常规等指标。告知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量运动、低盐低脂饮食等。指导患者学会自我观察,如出现头晕、头痛、视力模糊、血尿、黑便等异常情况,及时就医。提醒患者注意保护穿刺侧肢体,避免受压、受伤,穿着宽松衣物。
《肾动脉狭窄腔内治疗护理规范专家共识》为肾动脉狭窄腔内治疗的规范化护理提供了实践依据,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