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打七厘片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一、前言
跌打七厘片源于经典古方 “七厘散”(出自《良方集腋》),作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医保乙类品种,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且受多部丛书推荐。然而,当前缺乏基于循证证据制订的指南或共识来指导其临床应用。在中华中医药学会的支持下,由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牵头联合国内 21 家单位,遵循 “循证为主,共识为辅,经验为鉴” 的指导思想编制本共识,旨在为临床合理使用跌打七厘片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提供科学指导。
二、共识制定过程
问题确定:对全国范围内多名临床专家和一线医生开展访谈和调研,采用名义组法确定了如适用人群、用法用量、联合用药等需解决的关键临床问题。
证据检索与评价:系统检索国内外相关临床研究证据,涵盖各类数据库。运用 GRADE 系统对证据质量进行严格评价,确保推荐意见的可靠性。
共识达成:通过多次名义组会议,组织专家对推荐意见进行充分讨论和表决,最终达成共识。
三、跌打七厘片概述
功能主治: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尤其适用于急性软组织损伤(血瘀气滞证)。
成分及药理作用:其成分包含多种中药,如三七、赤芍等具有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可促进软组织损伤后的修复和愈合;白芷、当归等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肿胀和疼痛,同时具有一定的止血作用;蒲黄、茜草等能加速血液凝固,防止继续出血并有助于伤口愈合 。通过多成分协同作用,达到活血止痛、消肿止血等效果。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 1 - 3 片,一日 3 次;亦可用酒送服,以增强药效。具体用量可根据患者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调整。
四、临床应用
适用人群: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如运动损伤、车祸伤、坠落伤等,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瘀斑、功能障碍等血瘀气滞症状者。
应用时机:建议在损伤后尽早服用,以快速减轻疼痛、肿胀等症状,促进损伤修复。一般在受伤后 24 小时内开始服用效果更佳。
疗程:常规疗程为 7 - 14 天,具体疗程应根据损伤程度和患者恢复情况而定。对于轻度损伤,可服用 7 天左右;中重度损伤,可适当延长至 14 天。
五、安全性
不良反应:目前尚不明确,但鉴于其含有朱砂,不宜长期服用。
注意事项
本品为处方药,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服用本品应定期检查血、尿中汞离子浓度,检查肝、肾功能,如超过规定限度者立即停用。
运动员慎用。
孕妇禁用,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
六、联合用药
与外用药物联合:可与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作用的外用膏药(如云南白药膏)或外用擦剂(如红花油)联合使用,内外兼治,增强疗效。外用药物可直接作用于损伤局部,促进药物渗透吸收,协同跌打七厘片更好地缓解症状。
与其他口服药物联合:对于疼痛较为剧烈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与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联合使用,以增强止痛效果,但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七、研究进展
目前,针对跌打七厘片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研究不断深入,在其作用机制、临床疗效对比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其最佳用药方案、联合用药模式以及在不同人群中的应用效果,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本共识适用于全国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临床医师(包括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专业),为合理使用跌打七厘片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和参考。在临床应用中,医师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遵循本共识建议,合理用药,以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者安全。
如果你对共识里的具体内容还有修改意见,比如增减某个板块,或者对某部分内容展开详述,都可以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