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APTA 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物理治疗管理》主要内容如下:
背景:先天性肌性斜颈(CMT)是出生后不久就出现的体位性疾病。2013 年的 CMT 临床实践指南为 CMT 婴儿的识别、转诊和物理治疗管理设定了标准,2018 年进行了更新以反映当前证据。2024 年的指南则是基于截至 2023 年 6 月的 CMT 物理治疗管理的最新证据、指南制定小组的临床和专业经验、实践变化趋势、CMT 先前版本指南的影响以及包括 CMT 婴儿父母 / 照顾者在内的内容专家和公众的外部审查进行的更新。
目的:作为参考文件,指导物理治疗师、家庭、医疗保健专业人员、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以改善 CMT 儿童的临床结局和医疗服务,并为持续研究提供依据。
主要内容
预防教育:向家长和医护人员提供关于 CMT 可能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知识,如双胎妊娠、臀位分娩、斜头畸形、剖宫产等,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在孕期及产后注意相关问题,减少 CMT 的发生风险。
筛查:医务人员及家庭成员应在婴儿出生后前两天评估并记录其是否存在颜面、颈部及头部不对称。推荐使用静态摄影工具评估仰卧位习惯性头部倾斜,使用肌肉功能量表评估侧屈肌功能等筛查手段。
检查和评估:对疑似或确诊 CMT 的患儿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包括颈部肌肉状况、关节活动度、头部倾斜角度、面部对称性等,同时评估是否存在合并症,如颅骨畸形、髋关节发育不良等。建议使用标准化的评估工具和方法,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咨询和转诊:对于诊断不明确、病情复杂或存在其他系统问题的患儿,及时咨询相关专科医生,如儿科医生、骨科医生等,必要时进行转诊,以获得更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分类和预后:根据 CMT 的临床表现、严重程度等进行分类,如姿势性斜颈、肌源性斜颈和胸锁乳突肌肿块性斜颈等不同类型,不同类型的 CMT 预后有所差异,一般来说,早期诊断为姿势性 CMT 的婴儿治疗时间较短,而有胸锁乳突肌肿块的患者,通常保守治疗时间较长,最终可能需要更有侵入性的干预。
干预措施:包括被动拉伸、主动运动训练、对称运动训练、环境适应等。如被动拉伸时,将患儿仰卧,护理人员一只手放在其健侧肩部,另一只手轻轻转动患儿下巴使下巴接触患侧肩尖等;主动运动可鼓励俯卧位运动,在患侧放置有视觉、听觉刺激的物品,鼓励患儿头部向患侧旋转。
终止直接干预、重新评估和出院:当患儿达到预期的治疗目标,如颈部肌肉力量恢复对称、关节活动度正常、头部姿势纠正等,可考虑终止直接干预。但需定期进行随访和重新评估,确保病情不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