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急诊急救 > 文章内容

2024 专家共识声明:血管紧张素II在分布性休克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5-02-19 09:37浏览:

 应用背景
分布性休克特点:分布性休克是一类以血管舒缩功能异常导致血管扩张、有效循环血容量相对不足为主要特征的休克类型,常见于脓毒症、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等。其主要问题是全身血管阻力降低,血压下降,尽管心输出量可能正常或增加,但组织灌注仍不足。
ATII 生理作用:ATII 是肾素 - 血管紧张素 - 醛固酮系统(RAAS)的关键效应分子,具有强大的血管收缩作用,可通过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血管紧张素受体 1(AT1 受体),使血管收缩,增加外周血管阻力,进而提升血压。同时,ATII 还能调节醛固酮分泌,促进水钠重吸收,有助于维持血容量。
共识要点
使用时机
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时:当分布性休克患者在充分的液体复苏和使用了最大可耐受剂量的传统血管活性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等)后,仍难以维持足够的血压和组织灌注时,可考虑使用 ATII。
特定病因的早期应用:对于某些特殊病因导致的分布性休克,如脓毒症休克早期存在 RAAS 激活不足等情况,也可早期启用 ATII。
剂量与给药方式
初始剂量:一般推荐的初始剂量可能在一定范围内,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体重、病情严重程度等)进行个体化调整。
滴定式给药:采用滴定式给药方法,根据患者的血压、心率、尿量、乳酸等指标的变化,逐渐调整 ATII 的剂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同时避免不良反应。
监测与评估
血流动力学监测:持续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肺动脉楔压等传统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心输出量、血管阻力等参数,评估 ATII 治疗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组织灌注监测:通过监测尿量、血乳酸水平、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评估组织灌注情况,判断 ATII 治疗是否改善了组织氧供和氧耗平衡。
风险与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
高血压:ATII 的主要不良反应之一是可能导致血压过度升高,尤其是在剂量过大或患者对药物过于敏感时,可能会引发高血压危象,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
器官灌注异常:过度的血管收缩可能导致某些器官的血流灌注进一步减少,如肾脏、肠系膜等,从而加重器官功能损害,出现少尿、肾功能恶化、肠缺血等并发症。
特殊人群
老年人:老年人往往存在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肾功能不全等,对 ATII 的耐受性和反应性可能与年轻人不同,使用时需更加谨慎,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孕妇:ATII 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在孕妇中使用需要充分权衡对母亲和胎儿的利弊,仅在必要时且无其他替代治疗方案时谨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