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急诊急救 > 文章内容

2023 SFMU/GICC-SFC/SFGG专家建议: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急诊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5-02-19 09:25浏览:

 院前管理
识别与评估
症状识别:重视老年人非典型症状,如乏力、疲倦、意识障碍、食欲减退等可能是急性心衰的表现,呼吸困难可能不典型,需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疾病导致的呼吸困难鉴别。
风险评估:了解患者既往心脏病史、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进展风险,对有冠心病、心律失常等病史者要高度警惕。
紧急处理
体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如半卧位或坐位,双腿下垂,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
吸氧:根据血氧饱和度情况,给予适当浓度氧气吸入,维持血氧饱和度在目标范围内,改善缺氧状况。
监测生命体征:持续监测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变化。
建立静脉通路:如有条件,建立静脉通路,以便必要时给予药物治疗。
转运
选择合适转运工具:根据患者病情和距离,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如救护车等。
转运途中监测与沟通:转运途中持续监测生命体征,保持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缓解其紧张情绪,同时与接收医院提前沟通患者情况。
诊断
病史采集
既往病史:详细询问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史,以及既往心衰发作情况、治疗用药等。
症状演变:了解本次发病的诱因,如感染、劳累、情绪激动、用药依从性等,以及症状出现的时间、程度、进展情况。
体格检查
生命体征:测量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注意血压是否降低、心率是否过快或过慢、呼吸是否急促等。
心肺检查:听诊肺部有无啰音、哮鸣音,心音是否减弱、有无杂音、奔马律等,观察有无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等。
其他:检查有无下肢水肿、腹水等体循环淤血表现,评估患者意识状态、精神状态等。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了解有无感染、贫血;血生化评估肝肾功能、电解质,注意血钾、钠、肌酐等水平;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等,判断有无心肌损伤;脑钠肽(BNP)或 N 末端脑钠肽前体(NT - proBNP)有助于诊断心衰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不过在老年人中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心电图:可发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异常,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影像学检查:胸部 X 线可观察心脏大小、肺部淤血情况;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如心室大小、室壁运动、射血分数等,是诊断心衰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