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急诊急救 > 文章内容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多学科诊疗专家共识(2024)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5-02-19 08:48浏览:

 疾病概述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是一种后天获得性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因造血干细胞磷脂酰肌醇聚糖 A(PIGA)基因突变,影响锚链蛋白糖基磷脂酰肌醇(GPI)的生物合成,致多种通过 GPI 锚链在细胞表面的功能性膜蛋白缺失,形成 PNH 克隆。基于是否存在血管内溶血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证据、是否合并骨髓衰竭及 PNH 克隆大小,PNH 可分为经典型、PNH 合并骨髓衰竭性疾病和亚临床型。
血液系统受累
临床表现
血红蛋白尿:典型的血红蛋白尿呈酱油或浓茶色,一般持续 2-3d,可自行消退,重者持续 1-2 周甚至更久。部分患者尿液颜色可能不深,但尿潜血持续阳性,反复发作可导致贫血、黄疸、胆石症、肾功能不全甚至衰竭。
全血细胞减少:PNH 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A)关系密切,患者可能以 AA 起病,病程中出现 PNH 克隆并增多,逐渐发展为以溶血为突出表现的 PNH;部分 PNH 病例起病时呈现典型溶血特征,后期可出现骨髓衰竭、血细胞减少的 AA 表现。
血栓形成:是 PNH 最常见、危害最大的并发症。血小板活化、溶血产生并释放大量游离血红蛋白和消耗过量一氧化氮等均是 PNH 患者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数据显示,29%-44% 的 PNH 患者至少发生过 1 次血栓事件,且血栓事件占 PNH 患者已知原因死亡的 40%-67%。
平滑肌功能障碍:血管内溶血可引起游离血红蛋白增多,使一氧化氮过量消耗,继而导致平滑肌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头痛、腰痛、背痛、腹痛、胃胀、食管痉挛、勃起功能障碍(ED)、肺动脉高压等。
诊断
临床表现符合 PNH: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至少 2 系细胞存在 GPI 缺陷克隆,可明确诊断 PNH。
检测 FLAER:是目前诊断 PNH 最为敏感且特异的方法。评估活动性溶血的指标有全血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胆红素及结合珠蛋白,尤其 LDH 是评估溶血严重程度较为敏感的指标。
其他系统受累及处理
消化系统:可出现腹痛、黄疸、肝功能异常等,可能与溶血、血栓形成等有关。对于合并胆石症的患者,若症状明显,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肾脏系统:长期溶血可导致肾功能损害,表现为蛋白尿、血尿、肾功能不全等。治疗上主要是积极控制溶血,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必要时给予肾脏替代治疗。
心血管系统:可出现肺动脉高压、心肌梗死等。对于肺动脉高压患者,可根据病情给予靶向药物治疗等。
神经系统:可出现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与血栓形成或溶血导致的脑缺氧有关。治疗上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抗血栓治疗等。
治疗
支持治疗:包括输血治疗、补充铁剂、叶酸等。对于有血栓形成风险的患者,可给予抗凝治疗。
补体抑制剂治疗:是治疗 PNH 的重要方法,可抑制补体介导的溶血。常用的补体抑制剂有依库珠单抗等。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唯一可能治愈 PNH 的方法,适用于年轻、病情严重、有合适供者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