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原则
真实性:病案必须是患者病情和功能状况的真实、客观描述,符合实际情况,杜绝编造病历。
准确性:准确反映患者的病情和功能状况,诊断和功能评定要全面、准确。
合理性:医嘱内容要与患者的病情和功能需求相匹配,防止过度医疗。
有效性: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患者的病情和功能经检查与评定应有改善,体现价值医疗。
六必须:主诉和现病史必须与主要疾病诊断相符;专科检查必须有康复评定;诊断除疾病诊断外必须有功能诊断;必须制定康复治疗计划;医嘱必须与康复治疗计划相匹配;医嘱的执行必须有痕迹可查。
主要内容
主诉和现病史
主诉:应是康复医学科老年患者或家属对主要临床症状和持续时间的描述,应与主要疾病诊断相符,符合康复医学科收治病种要求。
现病史:包括发病时间、发病时主要的临床表现、曾就诊的医疗机构、临床检查及其结果、诊断、治疗措施、治疗效果、入院时患者状况等。应尽可能详细表达功能障碍的内容、性质、出现时间、严重程度及功能障碍的演变情况。
康复专科检查:以功能为导向,按顺序描述患者存在的功能障碍,为功能诊断提供依据。包括患者一般状况的描述,如神志是否清醒、是否可以交流、是否有留置管道、移动功能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等。若有意识、认知、呼吸等功能障碍应有具体的功能评定,评定应通过评定量表和设备检测结果表达。
诊断
疾病诊断:有多项时应当主次分明,包括主要诊断、基础疾病诊断、并发症疾病、合并症。
功能诊断:不仅是老年患者是否可以入院治疗的判断标准,也是制定康复治疗计划和实施康复治疗的依据。包括生理功能障碍、心理功能障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康复治疗计划
一般情况:除患者的基本信息外,主要描述经济状况、支付情况和照料状况相关信息。
主要问题:描述患者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除疾病外,要详细了解影响患者功能情况,特别是就诊的主要原因。
康复目标: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应明确、具体、可衡量、可实现、有时限。
康复方案:根据患者的主要问题和康复目标,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等。
注意事项:包括康复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康复治疗的禁忌证等。
此外,还应包括医嘱、病程记录、出院记录、住院病案首页等内容,以全面记录老年康复患者的住院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