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急诊急救 > 文章内容

《2023年国际心肺移植学会共识声明:心力衰竭相关心源性休克》解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5-02-19 08:08浏览:

 背景
国际心肺移植协会(ISHLT)于 2022 年在波士顿召开会议,来自全球 42 个中心的 54 位涵盖心力衰竭、介入心脏病学、心胸外科等多领域的专家,经问卷调查和分组讨论,就心力衰竭相关心源性休克(HF - CS)的关键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并于 2023 年发布共识声明。
主要内容
管理系统
管理系统选择:推荐采用 “同心圆” 式的层级管理模型,强调多学科团队协作,为 HF - CS 患者提供全面、专业的诊疗服务。
转诊流程和评估:建立完善的转诊评估体系,转运前需完成信息收集清单,明确应收集 CS 的 “五大生命体征” 即血压、心率、氧合、乳酸和尿量等基础信息,了解病前状态、前驱症状、影像学检查结果等,确认目标接受中心,确保转运安全性,长时间转运应提供监测设备,同时考虑转运中可能的病情恶化及处理方式。
管理团队构建:强调多学科团队协作,团队应包括心力衰竭专家、介入心脏病学家、心胸外科医生、重症监护心脏病学家、重症医学专家以及药师等,各专业人员发挥各自专长,共同制定和实施治疗方案。
患者特征
评估:建议综合非血流动力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评估 HF - CS。非血流动力学方面,动态评估乳酸、血气分析、精神状态和尿量等;血流动力学方面,对于有肺动脉导管(PAC)的患者,连续评估双心室充盈压和心输出量,并与临床、实验室灌注指标相结合,关注趋势变化,建立病情恶化评估及应对机制。
命名:提出使用 HF - CS 命名非急性心肌梗死(AMI)相关的心源性休克,以便更准确地描述和研究这一特定类型的休克,进一步明确疾病的急慢性等特征,有助于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治疗策略。
管理策略
一般管理:强调早期识别和干预,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血流动力学参数和器官功能,积极纠正休克引起的组织低灌注和缺氧,维持内环境稳定,控制基础疾病,预防并发症。
临时机械循环支持(tMCS)策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 tMCS 策略,如体外膜式氧合(ECMO)、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等,以改善心脏功能和组织灌注。
抗凝方案:制定合理的抗凝方案,需考虑患者的出血风险、血栓形成风险及所使用的 tMCS 设备等因素,预防血栓形成和出血并发症。
tMCS 的撤机流程和支持目标:提出了 tMCS 的撤机流程,当患者心脏功能恢复、血流动力学稳定且满足一定的撤机标准时,可逐步撤机,明确支持目标,为临床操作提供指导。
意义
该共识为 HF - CS 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了全面的指导,有助于提高对 HF - CS 的认识和诊治水平,规范管理流程,优化治疗策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为后续相关指南的制定和完善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