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急诊急救 > 文章内容

感染诱发的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4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5-02-19 08:04浏览:

 诊断方面
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感染症状,以及器官功能障碍表现,如肝功能异常、肾功能不全、凝血功能异常、意识障碍等。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看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等计数变化,是否有贫血、血小板减少;生化全套评估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等;血气分析了解氧合和酸碱平衡;还可能检测降钙素原(PCT)、C 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PCT 对于判断感染及指导抗菌药物疗程有意义。
影像学检查:如胸部 CT 可发现肺部感染病灶及评估肺部损伤情况;腹部超声或 CT 可查看腹腔脏器有无感染、脓肿等;心脏超声可评估心脏功能和结构。
治疗方面
抗感染治疗
控制感染源:及时明确感染部位,对腹腔内脓肿、胃肠道穿孔等易于清除感染源的重症感染患者,应在 12h 内积极处理。若留置静脉导管是可能的感染源,应立即拔除。
抗感染治疗时机:在控制感染源基础上尽早静脉应用有效抗菌药物,可能患有重症感染的患者争取 1h 内用药,无休克的疑似患者争取 3h 内用药。
抗感染药物选择:初始经验性抗菌治疗应覆盖所有可能致病微生物,药敏确定后调整为针对性抗菌药物。存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高风险患者,经验性用万古霉素等;多重耐药(MDR)菌感染高风险患者,联合两种覆盖革兰阴性菌药物;军团菌感染高风险患者加用大环内酯类或氟喹诺酮类;真菌感染高风险患者,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抗菌药物的输注:重症感染患者建议使用延长输注时间的 β- 内酰胺类药物维持给药方式,一般≥3h。
抗菌治疗疗程:经验性治疗不超过 2-3d,总疗程 7-10d,可根据 PCT 水平等指导抗菌药物使用疗程。
器官功能支持治疗
循环功能支持:根据病情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等维持血压,保证重要脏器灌注;必要时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增强心肌收缩力。
呼吸功能支持:根据血气分析和呼吸状态,轻度呼吸功能障碍可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严重呼吸衰竭时可能需要机械通气,包括无创通气或有创通气。
肾功能支持:出现急性肾损伤时,必要时行肾脏替代治疗,如血液透析、血液滤过等,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血液系统支持:血小板<75×10⁹/L 时,建议注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直至血小板数量恢复到或高于正常水平 (100×10⁹/L);存在严重贫血时可输注红细胞悬液等。
其他支持治疗
营养支持:根据患者情况选择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保证热量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摄入,提高机体免疫力。
血糖管理:控制血糖在合理范围,避免血糖过高或过低影响器官功能。
免疫支持治疗:可根据患者免疫状态,考虑使用免疫球蛋白、胸腺肽等调节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