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 的制备、结构、生物学特性及功能
制备:是将人或动物皮肤组织,通过清洗、去除表皮和脂肪、病毒灭活等处理,再通过 Dispase II-Triton 法、高渗盐水 - SDS 法、反复冻融法配合超声波震荡法以及NaOH消蚀法等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中的一种或多种相结合的脱细胞工艺,将细胞以及其他抗原成分去除干净,保留细胞外基质成分、形状和三维网状框架结构的材料。
结构及成分:扫描电镜下观察 ADM 为规则的三维网状支架结构。ADM 中没有细胞成分,但包含除细胞之外的几乎所有成分、结构和功能。I 型胶原纤维构成 ADM 的基本骨架,并赋予组织一定的强度和柔韧性;ADM 骨架中存在 III 型胶原纤维;细胞外基质方面,起连接和修复作用的糖蛋白几乎完整保存。此外,ADM 骨架中还保留了部分天然组织中的一些成分,如透明质酸酶、硫酸软骨素、纤维结合蛋白、VEGF、bFGF、TGF-β、神经调节蛋白、EGF 及 BMP-4 等。
生物学特性及功能:
免疫原性:ADM 由于去除了免疫原性较强的细胞成分,仅保留了免疫原性较弱的细胞外基质,因此免疫原性大大降低。
三维网络结构:ADM 具有多孔的三维网络结构,具有快速集聚细胞并使细胞黏附、迁移和分化从而促使胶原合成和新生血管形成的能力。
构架成分:ADM 由胶原蛋白、弹性蛋白、多种天然组织中的因子如 VEGF、bFGF、EGF、TGF-β 等组成。有研究表明,微粒化 ADM 不仅引导成纤维细胞分泌胶原蛋白,也能够有效诱导皮肤成纤维细胞合成透明质酸,同时对角质形成细胞和黑素细胞不产生任何影响。
mADM 的规格
目前临床应用的 mADM 产品粒径多在 50-500μm 之间,不同粒径的 mADM 在组织内的分布、降解速度及诱导组织再生的能力可能存在差异。
mADM 面部植入适应证及禁忌证
适应证:
面部容量缺失,如颞部、颊部凹陷等。
面部皮肤松弛,包括轻度至中度的面部下垂。
面部轮廓不清晰,如鼻唇沟、木偶纹等纹路加深导致的面部轮廓改变。
面部韧带松弛,需要进行韧带修复和增强的患者。
禁忌证:
对 mADM 或其载体过敏者。
局部皮肤存在感染、炎症或其他病变者。
患有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如未控制的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无法耐受手术者。
孕妇、哺乳期妇女及未成年人。
mADM 的载体选择及时效性评价
载体选择:mADM 为固态颗粒物,为提高其注射操作性,mADM 需与载体混合,所用载体包括透明质酸、林格氏液、生理盐水、低分子右旋糖酐等。
时效性评价:mADM 植入后,一般在 3-6 个月左右开始逐渐诱导组织再生和重塑,效果可持续 12 个月以上甚至更久,但具体时效因个体差异、植入部位、植入量等因素而异。
mADM 植入治疗操作方法
韧带修复重塑:对于面部韧带松弛的患者,可将 mADM 注射到韧带周围,以增加韧带的厚度和强度,从而起到提升和紧致面部的作用。
容量补充:根据面部容量缺失的部位和程度,将适量的 mADM 与载体混合后注射到相应部位,如颞部、颊部等,以增加面部的饱满度。
轮廓美化及美学平面改善:通过对鼻唇沟、木偶纹等部位的注射填充,以及对下颌缘、颧骨等部位的轮廓修饰,改善面部的整体美学效果。
并发症防治
局部红肿、疼痛:一般在注射后 1-3 天内出现,可通过冰敷、口服止痛药等方法缓解,多数患者在 1 周内自行消退。
感染: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降低感染的发生率。一旦发生感染,应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
结节形成:与 mADM 的注射量、注射层次、个体反应等因素有关。对于较小的结节,可通过按摩、热敷等方法促进其吸收;对于较大的结节或无法吸收的结节,可考虑手术取出。
联合应用依据及建议
mADM 可与透明质酸、肉毒素、自体脂肪等其他美容材料联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面部年轻化效果。
与光电治疗联合应用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顺序和间隔时间,一般建议先进行光电治疗,待皮肤恢复后再进行 mADM 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