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妇科癌症手术的知情同意是保障患者权益、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及良好医患沟通的关键环节。2022 年韩国妇科肿瘤学会(KSGO)基于循证医学证据与临床实践经验,发布相关建议,旨在规范和优化知情同意流程。
二、术前评估与患者信息收集
全面评估患者状况:医生需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疾病、手术史、过敏史等,特别关注可能影响手术决策与预后的因素,如心脏病史影响麻醉与手术耐受。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和影像学检查(超声、CT、MRI 等),判断患者对手术的承受能力。
明确患者价值观与期望:与患者充分沟通,了解其对疾病治疗的期望,是追求根治、延长生命,还是注重生活质量;尊重患者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等价值观,因其可能影响对治疗方案的接受程度。
三、知情同意的内容
疾病相关信息:向患者清晰解释所患妇科癌症的类型,如卵巢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说明癌症的分期,不同分期治疗方案与预后差异大。介绍癌症的自然病程,让患者了解疾病在未治疗情况下可能的发展过程。
手术相关信息:告知手术目的,是根治性切除肿瘤、缓解症状还是进行诊断。详细描述手术方式,如全子宫切除术、卵巢癌细胞减灭术等,包括可能的手术切口位置、范围。说明手术预期效果,如提高生存率、缓解症状等,同时强调手术效果存在个体差异。告知手术潜在风险,如出血、感染、损伤周围脏器(膀胱、直肠等)、淋巴囊肿形成、深静脉血栓等,以及风险发生的大致概率。
替代治疗方案:介绍除手术外的其他可行治疗方案,如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说明各方案的优缺点、预期效果与风险。对比不同方案与手术治疗的差异,帮助患者权衡选择。
术后情况:告知患者术后恢复过程,包括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可能的不适症状(疼痛、恶心等)。说明术后可能的并发症及应对措施,如出现发热、伤口渗液等情况如何处理。介绍术后辅助治疗的可能性,如某些癌症术后需化疗或放疗巩固疗效。
生育相关信息:对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讨论手术对生育功能的影响,如子宫切除会导致丧失生育能力,部分卵巢切除可能影响卵巢功能。介绍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选择及其风险与局限性,以及术后生育的可能性和建议。
四、知情同意的过程
沟通方式与技巧: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医学术语,确保患者理解。运用图片、模型等辅助工具,直观展示疾病与手术相关信息。保持耐心,给予患者充分时间提问,认真解答。
多次沟通:知情同意并非一次性过程,应在诊断后、手术前不同阶段多次沟通,让患者有足够时间思考与消化信息。每次沟通后,根据患者反馈补充或强调重要内容。
书面同意:沟通后,提供书面知情同意书,内容涵盖上述知情同意要点,语言清晰、准确。确保患者或其法定代理人在充分理解后签字确认,医生也需签字并注明日期。
五、特殊情况的知情同意
紧急手术:患者病情危急需立即手术,若患者意识清醒,尽快向其解释手术必要性、风险等关键信息,获取同意。患者意识不清,遵循相关法律规定,联系其法定代理人,在电话或其他即时通讯方式沟通后,尽快获取书面同意。
临床试验中的手术:若手术作为临床试验一部分,告知患者试验目的、流程、可能的受益与风险,包括与常规手术的差异。强调患者自愿参与,随时有权退出试验,且不影响后续治疗。提供临床试验相关书面材料,确保患者或其法定代理人签字同意。
六、记录与存档
详细记录知情同意过程,包括沟通时间、地点、参与人员、沟通内容、患者问题与解答、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与态度等。将书面知情同意书及相关记录妥善存档,以便后续查阅与评估。